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十三公里处,龙门石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古称“伊阙”,山河壮丽,风景幽美,石窟密布于伊河两岸的崖壁上,长达1公里。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合称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风穴寺
风穴寺又名香积寺、千峰寺、白云寺,位于市东南约70公里,今临汝县东北少室山南麓风穴山中。始建于北魏,后经唐、宋、元、明、清历代重修与扩建。现存主要建筑有天王殿、中佛殿、悬钟阁、藏经阁、七祖塔等。建于唐代的七祖塔是九层方形密檐式砖塔,高约23米。建于宋代的悬钟阁是三檐歇山式,巍峨高耸。中佛殿为金代建筑,面阔、进深均为三间,歇山九脊顶。风穴寺中的所有建筑参差错落,没有明显的中轴线。寺外有塔林数处,保存元以降墓塔115座;另有历代碑刻和元、明、清各代的佛教造像等。寺周群山环抱,古柏葱茏,彩珠帘、大慈泉、玩月台、升仙桥、锦屏风、吴公洞、望州亭等景点也颇引人入胜。唐代岑参、刘禹锡、元稹等,都曾在此留下诗作。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山寺
灵山寺原名报忠寺、报恩寺,亦名凤凰寺。在洛阳市西南40公里,今宜阳县城西灵山北麓,背依山崖,面临洛河,座南朝北,和多数中国佛寺方向迥异。相传周灵王寝葬于此,故名其山为灵山,灵山寺也因此得名。寺内建筑原有山门、前殿、毗卢殿、大雄殿、藏经后楼及左右配殿等。现仅存山门、中佛殿(又名大悲殿)和大雄殿等。大悲殿、大雄殿皆作单檐歇山顶,斗拱梁枋,还保留着金代建筑的遗风。大雄殿内的三世佛像为明代泥塑作品。后面砖墙上嵌有历代题咏石刻二十八幅。大雄殿前阶下有一座七级佛塔,建于明代成化十七年(1481年)。寺东角门外有塔林,东南有凤凰泉。灵山寺古柏葱郁,云烟缥缈,流泉潺潺,殿宇玲珑,自古被誉为“乃一方之奇观,光千古之名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