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过陡峭的石阶,翻过连绵的山峰,早晨九点到正午一点,不停地上上下下,我们都显露疲态了。
这次出行,没有在同一个地方滞留。也就是说以前可以从A>B>A,行李可以寄存在原地,现在是A>B>C,这样不走回头路的附带条件就是一直携带行李。
看到游客中有不少穿着高跟鞋、细带凉鞋的姐姐们,我是真心佩服她们!我却背着包,唱着“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然后,拖着我灌铅的腿,重重地喘着气。
小峰比较厉害,经常超越我,然后在高高的台阶上面说小乌快爬小乌快爬呀……
当中歇息,我们吃了苹果和Pocky补充体力,不知道是不是毗邻少林,地上爬来爬去的蚂蚁都是大块头。
沿途有光头的武校小弟子,飞檐走壁——放着好好的台阶不走,从高高的山坡上往下跳,“咚”一声,看得我心惊肉跳,唯恐他们的脚骨断掉。
还有光着膀子赤着脚的胖和尚,穿着僧袍喝着可乐的外国人,走得飞快,一会儿就消失在山的拐角处。
翻过山,就是闻名遐迩的塔林。
“塔”是指和尚的坟茔。少林寺的方丈圆寂后,根据其生前在佛教界的修养,学问,威望和贡献,修造大小不一的墓塔,安葬骨灰于其中,并刻石纪念,用来表其功德。
这个国内最大的塔群,共有砖石墓塔二百四十余座,因朝代不同,塔的形式多样,制式不一,在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上有很大的成就。
正午过后,旅行团用餐完蜂拥而至,我们蹭完这个导游蹭那个,讲解的版本也众多,可心里有着捡到皮夹子般的得意。
嘴里雄赳赳唱着“少林!少林!”,我们终于来到了少林寺。
少林寺在少室山的幽谷密林中,所以因此而得名。达摩在此首创了禅宗,同时这里也是少林拳法的创造地,成了中华武术的发源地。
如织的游人,不是穿着“少林寺”的T恤,戴着“少林寺”字样的帽子,就是脖子里挂一串大佛珠,要么是小朋友手持桃木剑相互比试,老年人就人手一根桃木拐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