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在开封——开封,历史上英雄豪杰云集过的地方,最著名的青天大老爷至今还寄托着众多百姓的期盼与梦想,有人烧着高香长跪不起。
看开封府、人工清明上河园、在相国寺挤游览大巴,真的很累。到处挨宰,坐小船,转个圈还没紫竹院大,每人就要30元,艄公还不断索要小费。还三轮车工勾结着黑导游,以免费为由,拉我们去买集体门票,赚差价。人多是不可避免的,实在是烦。如今纯朴的民风已经难得一见了。
这次在河南挤来挤去,如蜻蜓点水游,东看一眼,西看一眼。
星星点点的记忆中还不时闪出画面:
开封府有一张高挑着的黄幡,上面印着“批发清明上河图”大字,刺眼地飘着。
想拍白马寺门前的石马,可添插了一圈粉、黄、蓝色的尼龙彩旗,花里胡哨的。
金子塔形的灰砖省博物馆建筑上悬挂着庆祝五一的红底白字大标语,醒目扎眼。唉,这样的打扮也是出于工作人员的热情和好意。
郑州的一个出租车司机,起初不打表,我坚持让他打表后,竟还厚颜说“就再给加两块吧”。我满足了他的无理要求,堂堂七尺男人,非要如此屈尊吗?车船店脚衙,怎么办呢?
在到处大兴土木,高厦栉比的都市里,楼宇遮天,混透出一种外表兴旺和种骨子里贫穷、浪费的交织。过度的旅游开发,过度的商业化,不知三千年后给子孙留下的将是什么?
幸亏还留了一份清静在殷墟,让思绪有片刻安宁,以跟随那千年的陶瓦青铜展开思想的翅膀,掠过时空,去探望远古的家乡。
省博物馆的馆藏数以万计,国宝丰富精彩,闪烁出耀眼的文化光芒。我记录的关键词遗失在少林寺了,是个损失。
经三路的周记烩面馆饭菜挺好的,朋友们承诺有事可24小时随呼随到,中原人的热情周到集中体现。深夜,老L´、J´冒暴雨从五当山如期回到郑州。次日,早餐慢慢用,餐罢从容上路,归途平安,到家四点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