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春节护眼有方法 远离花粉 慎用眼药水
立春过后,空气中弥散着花香,阳光也温暖起来。眼科专家提醒,春季温差大、气候多变,许多病毒、细菌以及过敏原也开始活跃了,导致一些眼病很容易在春季发生或复发。尤其是今年大旱,天气异常干燥,养目护眼,在这个春天尤为重要。
预防一:卡他性结膜炎
郑州市中医院博爱眼科专家杨曙光这几天特别忙,诊室里挤满了眼病患者。“上班不到两个小时,光卡他性结膜炎就来了三四个。”杨曙光说。
小张就是其中之一。每到春季,小张都会尽量减少外出活动,不得已出门时总会用帽子和太阳镜把自己武装起来。可这往往无济于事——因为对花粉过敏,卡他性结膜炎已经使她的眼睛红两天了,而且还出现了双目刺痒流泪、眼周皮肤潮红脱屑等症状。“简直等于毁容,我都没法上班了。”小张说,每年春天她都会出现这种症状,搞得她头疼不已。
杨曙光介绍,随着气温回升,空气中花粉等颗粒含量大幅增多。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来说,生活环境中的过敏原会大量增多,从而导致过敏性眼病的发生或复发,最典型的就是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应对方法:切忌烫洗和反复抓挠
杨曙光说,卡他性结膜炎患者应了解自己对何种物质敏感,尽量避免接触,少去花粉多或灰尘多的地方活动。同时要改善生活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或居室内温度,减轻过敏原的影响。
生活作息规律,有助于减少、减缓过敏发作。每年反复发作的患者,可在病情较易发作的季节前,适当用一些预防性药物,发病患者切忌烫洗和反复搓揉搔抓。
提示:卡他性结膜炎不传染
虽然眼睛红也是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一个症状,但据杨曙光介绍,它跟临床常见的急性结膜炎完全不同。前者是因为对花粉、灰尘等过敏引起的,没有传染性,以奇痒为最突出的症状,且在每年春天发病。而急性结膜炎即俗称的“红眼病”,是由细菌感染所致,多发于春秋两季,具有流行性,常流行于家庭、幼儿园、学校、工厂等集体场所。
预防二:干眼症
春天气候干燥、泪液分泌不正常,干眼症患者明显增多。今年大旱干躁甚于往年干眼病更甚更应注意这个点给这不,整天跟电脑打交道的赵先生最近常觉得眼睛不舒服,干涩得很,有时眼部还发酸、涨疼,不得不点眼药水缓解。同事都笑眼睛也遭了“旱灾”。赵先生不得不到医院诊治,医生说他患的就是不被人们重视的干眼症。
郑州普瑞眼科医院白内障中心主任黄齐斌介绍, 因为干眼症不会引起严重的症状,属于日常生活的“小疼小痒”,容易被忽视。它是指因泪液分泌减少,眼皮组织干燥引发的一系列症状。春季气候干燥、多风,眼睛经风吹时,泪液蒸发快,眼干症状更明显;长时间在烟雾、空调的环境下,以及经常使用电脑的人容易出现干眼症。干眼症患者眼睛多有充血,感觉眼睛干涩、有异物感、烧灼感、痒感,并且畏光、眼红。
应对方法:滴眼药水、眼液要适量
黄齐斌介绍,对于干眼症患者来说,给眼睛补水是最基本的方法。自然产生的泪液不够时,就需要人工补上,药店销售的滋润型眼药水、滴眼液就起这个作用。不过要注意适量,以免产生依赖。
经常使用电脑的人,应当有意识地多眨眼睛,这样可以使眼泪均匀地涂在角膜和结膜表面,防止泪液蒸发过快;在空调或暖气较足的房间内,最好定期喷水,或使用加湿器。
干眼症初期一般症状都不严重,可以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牛奶、鸡蛋、胡萝卜等,也可口服鱼肝油,用鱼肝油滴眼。
提示:补充维生素A
两位专家介绍,春季使人情绪高昂,同时也容易肝火过旺,烦躁易怒,更易引发眼睛发涩、发干、肿胀、视物不清。特别是今年天气干燥,更应当多吃豆芽、绿豆等有利于肝气疏通、健脾胃的食品,不仅能帮助五脏从冬藏转向春生,还具有清热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