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上午,由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旅游局、河南大学、开封市委、开封市政府共同主办的“大宋文化·中国旅游·产业创意——大宋文化在中国文化旅游业中的地位暨产业创意论坛”在河南大学拉开序幕(如图)。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聚首河大礼堂,共同论道大宋文化。专家学者就河南大宋文化与北京明清文化、陕西汉唐文化在中国文化旅游业中三足鼎立的重要地位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研讨,为河南省打好大宋文化牌和开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开封一景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特地发来贺信。他在贺信中指出,大宋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灿烂夺目、国人引以为豪的中华文化名片。论坛通过高端对话、广泛交流,集大家之智、纳百家之言、聚八方之力,一定能够为挖掘、开发、叫响大宋文化开出良方、献出良策,一定能够为大宋文化注入时代元素、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一定能够将大宋文化打造成为与陕西汉唐文化、北京明清文化三足鼎立的知名文化品牌。
著名作家二月河,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河南大学教授、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程民生依次登台发表主题演讲。著名制片人尚志发、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耿明斋、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苗书梅、河南大学旅游规划中心主任刘昆太等学者以及省委政研室、省委宣传部、省旅游局、省文化厅的领导与3000余名来自河南大学、郑州大学的学生进行广泛交流互动。与会人员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在中国文化旅游业中,河南大宋文化要与北京明清文化、陕西汉唐文化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增强我省打好大宋文化牌、实施旅游立省的核心竞争力,为开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论坛上,二月河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阐述了对宋文化的理解。他认为真正的文化发展必须要有文化杂交优势。当前发展大宋旅游产业要充分利用外在资源,加强开发本身资源,深入研究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这样开封就要什么有什么。就好比是一棵梧桐树,把开封这棵树栽好,让宋代的‘枝叶’茂盛,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送钱来”。
王立群在论坛上旁征博引,通过滕王阁、岳阳楼、武侯祠、西湖等著名景观巨大名气来源的原因,论证人文景观绝对离不开文化,自然景观也要有文化的要素,这样名声才能传承。他认为中原旅游资源由于缺少古代文人的描写佳作,没有充分发挥其效用。因此自然景观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挖掘人文景观,人文景观能让人们反复咀嚼、反复吟咏、反复思索。文化是人文景观的灵魂、是自然景观的添加剂。他建议要充分挖掘中原景点中的文化要素,旅游之船只有以人文和自然为双桨,才会滑得更快。
论坛上,程民生表示,河南具有全国乃至于全球意义的独特性质的宋文化资源,如何打造河南大宋文化旅游品牌,绝不是简单复古,而是充分利用、深度开发、弘扬宋文化资源。程民生建议可以考虑开发几个类型:重建恢复型景观,重建中国历史上最优美的大型皇家园林艮岳,必将成为举世关注的旅游热点;诗情画意型,建造宋词文化公园等;开发研制型,复原宋乐器及演奏技艺,推进宋菜宋酒研究,使之成为宋文化的新亮点;瞻仰修学型,面向文学和历史爱好者,开辟宋文化深度游学旅游线。
对于大宋文化与旅游的关系,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白建国认为,当前要强力开发,把大宋文化打造为与汉唐文化、明清文化三足鼎立的知名文化品牌;创新创意,把大宋文化打造成旅游立省的战略支点;整合资源,把大宋文化游打造成全国旅游的黄金线路;深度挖掘,把北宋皇陵打造成帝陵旅游的新兴热点;统筹力量,把河南打造成为全国大宋文化的研究高地。
他认为,在大宋文化中,宋都、宋陵等都是全国其他地方所不能比拟的独特资源,要加强谋划,整合资源,精心包装,强力推介,深入开发和挖掘以开封龙亭、巩义宋陵为代表的宋代“皇家文化”游,以开封包公府为核心的宋代“官衙文化”游,以开封民俗、民乐活动为代表的宋代“市民文化”游,以宝丰清凉寺、禹州神 为代表的宋代“官窑文化”游等,促进大宋文化游由单点开发向多点联动转变、由局部火爆向全面升温转变,使大宋文化游成为河南旅游的“金字招牌”。
图片和文章没有任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