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文化中原 >> 往事如风 >> 正文
郑襄公肉袒牵羊
http://www.hnta.cn 2009-1-13 来源:大河报 点击:

    春秋时的郑国真够倒霉的,霉就霉在不幸处于晋、楚两个对立的“超级大国”的夹缝中,谁也惹不起,躲还躲不掉,只要稍向一方示好,另一方必定兴师问罪,弄得郑国整日提心吊胆,日子过得相当不舒坦。

春秋时 郑国  楚庄王 郑襄公 肉袒牵羊

李庆琦/图

    
    郑襄公本来答应跟楚国好的,只差在盟约上签字画押了,陈国却出了内乱,楚国便充当“国际宪兵”开赴陈国“维和”。好不容易解决了这个头疼事,郑襄公又说话不算数了,他趁着楚国无暇顾及,就另寻新“欢”,改向晋国频送秋波。这下楚庄王不高兴了:好你个郑襄公,说变心就变心,看大王如何发落你!
    楚国快速组建了一支讨郑大军,由楚庄王亲自挂帅,没多时便开到郑国,把都城(今新郑市)团团围住,日夜攻打。郑襄公一边火速派人向新主子晋国求救,一边拼死抵抗,坚守待援。这样苦撑了17天,援军依然毫无音讯,郑国人开始动摇,就占卜“求和”的吉凶,结果却是不吉利,只好占卜“死战”的吉凶,结果是吉利,这意味着全城军民都将为这场恶战付出鲜血和生命。面对残酷而血腥的现实,有人带头啼哭起来,没想到这种情绪迅速蔓延,立时演变成全城人的号啕大哭。
    听到如此悲凄的哭喊,强硬的楚庄王心也软了,他发起慈悲,下令退兵,他要向世人表明他的楚国子弟兵是一支真正的文明之师、道德之师。郑襄公见楚国退兵,以为晋国援兵到了,顿时来了精神,命将士修好城墙,各就各位,重新摆出一副血战到底的架势。楚庄王见状,立马火冒三丈——郑襄公你敬酒不吃吃罚酒,这回老子定要让你吃个够!他又派重兵把郑都包围了。3个月后,郑都沦陷。
    楚国大军浩浩荡荡开到城内大街上,远远就看见一个郑国男人赤裸着上身,手中还牵着一只羊,径直朝楚庄王走来。众人定睛一看,哇!这不是郑国元首郑襄公吗?怎么弄出这么一副搞笑形象?只见郑襄公扑通一声跪在楚庄王面前,痛心疾首又十二分虔诚地说:“我没有顺承天意侍奉您,惹您发怒,有劳贵军千里迢迢到敝国受苦,这是我的罪过;郑国的一切,任由大王发落。如果大王能念及两国过去的交情,让敝国做个楚国的附庸,这就是您的大恩大德,也是我的心愿。”
    楚庄王手下劝他不要怜悯郑襄公,以免留下后患。但楚庄王不这么看,郑襄公今天的谦恭礼让表现,让他觉得这个犯了错的国君还是一个可以教育好的“同志”,以后只要听话,还是蛮有前途的。于是,下令退军30里,并应郑襄公的请求,同郑国订立了和平共处盟约。
    这段故事还诞生了一条成语——肉袒牵羊,意思是赤裸胸脯牵着一只羊,表示犒劳军队,也指古代战败投降的一种仪式。

作者:许禾钢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