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二七纪念塔夜景
建筑是城市的灵魂,而建筑中的第一高度,无疑就是灵魂中的核心灵魂。作为著名古都,郑州的第一高度无不折射出时代文明进步的铿锵足音。
5000年前,当华夏大地还处在原始洪荒的蒙昧期时,智慧的郑州先人已经开始用勤劳的双手搭建郑州乃至整个华夏的第一高度。这个高度有多高?大河村遗址告诉了我们答案:1米。尽管这个“高度”渺小得几乎让人窒息,但它却有非凡的意义,因为这个新石器时期的仰韶文化建筑,为目前国内同时期绝无仅有。
3000多年前,一群“玄鸟”的后代又在郑州堆出了一个第一高度。这个高度有多高?郑州商代城墙遗址告诉了我们答案:地面残存最高约5米。请别忘了这是历经3000多年风雨侵蚀、战火硝烟后的高度,如果将其复原,科学家告诉我们,它还能“长高”一倍。10米的高度耸立在那个时代,今天的人们依然难以想象。
当历史巨轮驶入大唐盛世,一个新的郑州第一高度闪亮登场——夕阳楼。夕阳楼有多高?史籍并未明确告诉我们,不过,却提示我们夕阳楼建在当时郑州城的西南城墙上,这就给了我们一个推测夕阳楼高度的参考系。古代城墙的高度基本上是这座城市其他建筑难以超越的高度,而再在上面建至少两层以上才可以命名的“楼”,那么这座楼必定是全城的制高点。由此推断,夕阳楼当是唐代郑州第一高度。
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郑州终于诞生了一个有明确高度记载的第一高度——开元寺塔(塔址在今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共13级,高度达前所未有的50余米。开元寺塔的高度堪与开封铁塔比肩,但时间却比铁塔早了70多年。此后,这一高度雄霸元、明、清、民国各代,时间长达900多年。直到抗日战争初期,这个郑州最年长的“大个子”终于在侵略者的炮火中轰然倒下。就在开元寺塔行将寿终之时,在当时郑州最繁华的火车站地段,本土资本家毛虞岑建起了郑州近代建筑的第一高度——华阳春饭店(店址在今火车站地区邮政局转运大楼)。4层(一说5层)楼高的饭店,居然安装了全城仅有的电梯,足以彰显华阳春在当时的“高”了。可惜的是,这个“郑州高度”只存在了不足5年,1938年2月14日,便在日本侵略者飞机的狂轰滥炸中葬身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