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奋的父亲是赵国人。赵国灭亡后,举家迁移到温县。楚汉战争期间,刘邦东进攻打项羽,经过石奋的家乡,当时石奋只有15岁,却已经当了一个小官吏,他被招去为刘邦办杂事,刘邦闲时常和他谈话,石奋在同刘邦谈话时一直保持恭敬谨慎的态度,刘邦很喜欢,就问他说:“你家里还有些什么人?”回答说:“家里有母亲,但她已失明了,还有个姐姐,善于弹琴。”刘邦又说:“你能跟随我左右吗?”石奋回答说:“我愿意竭尽全力来侍奉你。”于是,刘邦就让石奋姐姐进宫做了美人,让石奋做中涓,专门处理大臣进献的文书和拜见这一类事情,石奋的家也随即迁了到长安。石奋的官职到汉文帝时已升至太中大夫。他不通儒术,但却严格按照儒家的礼仪要求自己,对人恭敬谨慎无比。
汉文帝时,太子太傅东阳侯张相如被免职,太傅一职空缺,朝臣都推举石奋,认为只有石奋称职,石奋于是做了太子太傅。汉景帝即位后,石奋因为是太子太傅官居九卿之位。石奋几个儿子也都官居高位,长子石建,次子石甲,三子石乙,四子石庆,都做了九卿、郡守一级的高官,加上石奋,一家竟有五个人俸禄为二千石,汉景帝感慨地说:“石奋和四个儿子都为二千石级的官吏,当臣子的荣耀竟集中在他们一家。”于是称石奋为万石君。
汉景帝末年,石奋告老回家。但在朝廷举行盛大典礼朝令时,他都作为大臣来参加。经过皇宫门楼时,万石君一定要下车急走,表示恭敬,见到皇帝的车驾还要手扶在车轼上向皇帝表示敬意。他当小官的子孙辈回家看他,石奋一定会穿上朝服见他们,而且不直呼他们的名字。子孙中有人犯了错,石奋不象别人一样大声斥责,而是坐到侧座上,默然无语,也不吃饭。这样其他的子孙们就纷纷责备那个犯错的人,然后再由长辈求情,本人脱去上身衣服认错,并表示坚决改正,石奋才答允他们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