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战国末期韩国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专家。战国末期,秦国崛起,东进中原,占领了周王室 的旧地荥阳,陈兵于韩国边境,韩国危在旦夕。韩醒惠王设“疲秦之计”,想诱使秦国将人力财力用于大兴水利,以解燃眉之急。于是派遗郑国星夜兼程,赶赴秦国,给秦王蠃政献上一条“富国强兵”之策:郑国对秦王说,水害与水利本为一体,有水害需当治理,无水害可兴办水利。堵和疏的办法,固然得之于治理水害,但是,同样可以用于修堤筑堤渠,引水浇灌。
秦国无水患可治,却可大兴水利。关中沃野千里,祗是雨水太少。关中东部是渭 洛二水入河处,三水交汇,地下水位高,一经蒸晒,地面出现盐硷,百里茫茫,寸草不生。如果能修一条长渠,引泾水灌溉,干旱自然解决。时值关中连年干旱,军用粮草供应不足,秦兵无法继续东进,秦王正为粮草而苦恼,郑国之策正中下怀。秦王求利心切,不惜耗费巨大的资财,选精壮劳力,投入引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