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公务员的工资单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9/29 9:44:42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宋代高薪养廉的启示
“颁俸禄以养廉,禁贿赂以防奸。”厚俸以养廉,从总体上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养廉的目的是绝贪,最终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从而巩固政权。在法定的厚禄中,官员的基本需求在法定范围内得到了满足,无疑可以抑制其追求法定范围以外的贪掠,从总体看有助于官吏廉洁自律。但人的本性是贪婪的,再多的养廉银也不能满足其无限膨胀的私欲。能够约束贪婪之心和腐败行为的只有制度。封建专制社会没有监督的中央集权是官员腐败的根源,这个根源不除,再严厉的惩罚和再优厚的养廉银都没用。只有在严格管理的同时,适当地提高官员的俸禄,即约束与激励相结合,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有关专家指出,宋代高薪养廉的教训告诉我们,俸禄关乎财政、税负、廉政等各方面。“尔俸尔禄,民脂民膏”,讲求俸以养廉,需要综合为治。一方面要尊其位、厚其禄,保障人才清正为官之所需;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俸禄支出在财政中的份额,不可导致税负太重。
要发挥俸禄对于廉政的重要作用,需要建立合理的俸禄制度。官员俸禄水平偏高,会加重国家财政负担;俸禄水平偏低,会影响官员的积极性;俸禄水平过于低下,官员生活拮据,就会导致贪风盛行殃及百姓。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确定合理的俸禄量,使官吏的治绩与其俸禄所得达到相对的平衡,使俸禄的支出与国家府库收入相符,才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稳定与廉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俸以养廉。
历史证明养廉的关键,在于将俸禄的标准、收支及监督纳入法律的范围内,给俸禄配之以法律的制度保障,用法律来规范俸禄,杜绝法外支俸。廉政问题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俸禄只是其中条件之一,合理的俸禄制度只有依靠法律的保障,并与考官之法、考课之法、监察之法等法律制度相结合,才能发挥俸以养廉的目的,实现官僚队伍的稳定与廉洁。
我们在讨论俸禄与廉政问题时,不要忽略了人自身的作用。官吏廉洁奉公,不为俸禄厚薄等外界环境所动摇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个人的内在修为。苏辙就曾指出:“若朝廷诚患吏贪,但使官得其人,则吏之受赇,自有分限。若犹未也,则虽重禄深法,不能禁矣。”因此,选用品行好的人为官对于养廉尤为重要。为政在人,保持官吏的较高素质,培养官员廉洁自律意识,才能防止贪污腐败的滋生,才更有助于维持官员队伍的稳定,发挥官员在治国理政方面的积极作用。
(作者:刘洋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