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襄城文庙——兴教化育士子大开文风
襄城文庙——兴教化育士子大开文风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9/28 17:08:08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襄城县文庙位于襄城县城西北利民街,创建于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是敬孔子、教儒学、习六艺、尚科举的重要场所,是中原创建较早的文庙之一。后经历代扩建整修,至明清形成东西宽118米,南北长192米,占地22656平方米的建筑群。文庙涵植襄城,人才辈出,明清期间培养出举人291人、进士53名,同时,还创出明代“襄半朝”的辉煌。 
    金初河南战乱,文庙遭受第一次浩劫,被焚毁殆尽,后有邑人卫衍出资重修。元至元、至治年间曾两次对文庙进行修葺。明洪武二年(1369年)修整,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建奎壁,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在时任两河宪副蜀笃斋、汤绍恩的提议下开凿泮池。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进行了重修。据史料记载文庙建筑群,由奎壁、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城殿、明伦堂、尊经阁等主体建筑自南向北依次排在中轴线上,建筑规模十分壮观(今仅存奎壁、大成殿)


    奎壁(又名琉璃影壁),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是襄城文庙的组成部分之一。奎壁之名,喻意孔子为天上的奎星。奎壁顶为挑山式,覆以琉璃瓦。壁高9.5米、长24.45米,厚1.63米。中间画面长13.25米,雕刻四龙戏珠。东西两侧分别为青砖浮雕的麒麟望月、双凤朝阳图,下饰云雷纹、花草纹的青砖浮雕两层,底部为红条石基座,乃取首山红石砌成,上雕有左右对称的双层缠枝花卉和狮子戏绣球图案。整个画面色彩谐调,气势雄伟,雕琢细腻,刀法遒劲,独具匠心,其雕刻气势宏大,做工精致,是河南现存文庙影壁中的精品。奎壁至今仍保存完整,据专家考证,襄城文庙奎壁是我国保存稀少的最具代表性和独特性的明代照壁,是研究明代砖石建筑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由于奎壁独特的历史、艺术价值,1985年被收录到《中国名胜大词典》。 

(作者:襄城县旅游局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慧眼识英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