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LABUBU引起全网热潮,2025年的消费市场,各类毛绒玩偶正以惊人的速度走进千家万户。
全国各地的景区、博物馆也跟上了这股潮流。从苏州博物馆的毛绒“大闸蟹”到甘肃省博物馆的“麻辣烫”,再到河南博物院的“豫博烩面”……
各地纷纷亮出绝活,展柜秒变“毛绒超市”。
图源:西安发布
小小毛绒文创带来满满情绪价值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毛绒文创的可爱造型与柔软触感成为年轻人的“解压神器”。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一个毛绒玩具,更是珍贵的即时快乐。
毛绒文创作为文化的衍生品,也早已突破“地方特产”的局限,实现文化价值、商业价值与情绪价值的深度融合。
毛绒“大闸蟹” 图源:苏州博物馆
通过社交媒体的快速传播,趣味十足的毛绒文创成为大众“说走就走”的理由。
各种造型萌趣的毛绒文创视频成为新型打卡方式,越来越多人将当地特色文创作为“到此一游”的见证。
河南这些特色毛绒文创,你拥有几个?
看过了极具各地特色的毛绒文创,河南的“毛绒宝贝们”也申请出战。
图源:河南博物院文创研发中心
河南特色美食烩面也化成“暖fufu”的治愈系萌物啦!这碗会撒娇的“豫博烩面毛绒”,正用八味配料串起黄河流域的文明密码。它不仅是中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交融的味觉符号,更是当代人随身携带的“文化充电宝”。
“豫博烩面”毛绒系列还突破文创产品的壁垒,与观众互动性更强:“来河南了必须得带点特色回去,我要一份二两的烩面。”“好嘞,现在给您煮,一转黄河九道弯……”快带走一碗“香喷喷”的毛绒烩面,细细感受千年中原温情吧!
图源:精彩老城
洛邑古城的洛阳铲、洛阳大排档文创脑洞大开,抽象又可爱。作为考古界的“神器”,洛阳铲竟然也被做成了包挂。
现场体验沉浸式造铲,挖土→淬火→锻造→打磨,最后盖上不同朝代的官印,即可解锁你的专属“铲宝”。另外,一套可召唤洛阳老城情怀的海碧系列玩偶和洛阳大排档也“集体出道”,将洛阳的烟火气展现得淋漓尽致。
图源:河南日报
安阳殷墟博物馆的“亚长兵器库”系列文创毛绒玩具凭实力圈粉无数。该系列文创共4款,包括亚长钺、兽首铜刀、铜戈和铜矛。
设计灵感来源于“长从何来——殷墟花园庄东地亚长墓专题展”中的商代兵器,通过独特设计,打造专属于安阳的文创产品。
图源:中国文字博物馆小红书
中国文字博物馆的“伯梁其盨(xǔ)”毛绒收纳盒也是值得收藏的文创好物,其以中国文字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的文物“伯梁其盨”为原型,既具有观赏性,又具备实用性。
伯梁其盨是西周晚期的一种盛食器,盨是古代青铜器的一种,用以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伯梁其盨(xǔ)”毛绒收纳盒结合文物自身外形和用途,让藏品焕发新的活力。
图源:移博小红书
洛阳博物馆镇馆之宝曹魏白玉杯,终于被rua成软fufu的毛绒挂件啦!
将白玉杯的古朴韵味与现代萌趣风相融合,豆豆眼+小红晕,严肃文物秒变治愈系团子,挂在包包上,就是个完美随身文物搭子。
图源:新郑融媒
入驻“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新郑原创IP“傲娇帝”系列文创产品以萌趣幽默的方式讲述黄帝故事,身穿龙纹黄袍的“黄帝公仔”,一副卡通形象,标准的国字脸,有肚子、有小腰,一个公仔手举“黄帝故里”大旗,一个公仔手里拎着大红枣灯笼,威严霸气、傲娇可爱。
作为黄帝文化的新潮表达,“傲娇帝”系列以“反差萌”为核心创意,将黄帝这一人文始祖的形象进行现代化重塑,以新颖的表达方式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
图源:乾图好物
新开馆的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中,“大河文创系列”将仰韶文化元素融入到高颜值的日常好物,其中“壶(福)气爆棚”毛绒随身镜格外吸引眼球。
“壶”与“福”谐音,寓意福气满满,毛茸茸的外表配上红扑扑的脸蛋和俏皮表情,简直是行走的治愈系单品。另外它不仅是毛绒挂件,展开还是随身镜,绝对是精致生活的好搭档!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