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佩璋的故事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2/3 11:22:23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杨佩璋因为有为人清正的品性,所以光绪癸卯(1903年)皇太后让杨佩璋出任江南主考。杨佩璋得此要差,原因有二:一江南有卖官、营私舞弊的坏风气,杨佩璋为人正直,太后派他去治理一下;二、皇太后派杨佩璋主考江南,也想让他替父亲重游故地。杨佩璋也曾在太后面前表过此意,因此,这也是皇太后送的一个顺水人情。此次江南放考的副主考是杨佩璋的豫东老乡邵以廉,二人虽然是老乡,但是在京城多年并无什么来往。主要原因是杨佩璋看不惯邵以廉的媚骨、贪婪。至于邵以廉是如何出任副主的也无从知晓。然而几天来,邵府门前车水马龙,门庭若市。邵大人是不论官职高低,都是来者不拒。杨府门前也有人问津,但杨大人的为人大家都清楚。出发的前一天晚上,一位刘侍郎登门拜访,杨佩璋两三句就把他给打发走了,根本就不吃他那一套。第二天一大早出发,除了随身物品以外,杨佩璋仅仅带了两只皮箱,里面装的是太后赐的几百把折扇。这种折扇极其普通。但是如果能把折扇顺手送人,回报的将是万贯钱财。京城距江南千里之遥,一行人虽然按照杨佩璋指定的路线行走,但是仍然躲不过沿途官府,每一次他们都是热情款待,力尽东道之谊,借机攀附。顾面子的以购买折扇为由变相行贿,厚颜之徒则公开地在居室摊摆银两、字画、古董,无奇不有。杨佩璋告诉他的左右随从,凡居室一草一木,损一赔十;吃饭、住宿公平交易,折扇不得出售一把。再看那邵以廉,凡途中居室字画、古董等一扫而空,车向江南去,财向京内流。杨佩璋的随从看不惯、想不通,暗示杨佩璋。他却笑道:财能使人升天堂,也能使人入地狱。杨佩璋已经知道那邵大人的命运了。
杨佩璋一行来到了江南。开考之前,他并没有见那些举子。第一场开考了。杨佩璋面容慈祥,态度和蔼,迈着那四平八稳的官步,环视考场。众举子们是早已心急如焚。考官手举题牌,揭下黄布,高喊:“学而时习之”。一言既出,举子们全蒙了:如此的场合,如此的官级,却出了如此的考题。这个题在那个时代类似今天的“一件小事”,可以说是路边题,凡进学之人没有不会做的,甚至能背诵如流。片刻的议论之后,众举子就开始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个个面带喜悦之色,人人见仕途有望。结束之后,大家对考题和主考是议纶纷纷,褒贬不一。
第二场开考前,众举子若有所思,但他们唯一的共识是:绝对不会再出熟题(路边题)了,说不定这回特别特别的难。他们都想看看,主考究竟卖什么关了,众举了拭目以待。开考后,杨佩璋照例巡视一遍,考官手举题牌,高喊:“学而时习之”。题未喊完,众举子傻子:主考记错场次了?还是没题了?再看主考那若无其事的样子,只得闷头应试。当然,饱学之士仍然是奋笔疾书,按部就班。那充数的南郭已经开始挠腮抓耳,满腹牢骚,可也总不能和上一篇一样吧?只好糊里糊涂,一写了之,硬 着头皮出了考场,门外遇到主考也是哑巴吃黄连。二试之后,杨佩璋大致看了一下试卷,见既有南郭之人,也有饱学之士,心中甚感安慰,从而坚定了他以才取仕的决心。
第三场开考了。众举子都提前到了考场,商量着如果考题还是一样如何如何。杨佩璋仍是倒背双手,迈着四平八稳的官步,不紧不慢。这次,他亲自揭下黄布,才官高喊:“学而时习之》”话还没有说完,如巨石落水,冲破水中之月,唏嘘四起,连成一片。部分举子仰天望地,搓笔操纸,那有怨也有悔的心情也只好埋在心中。而众多举子则是猛然醒悟:“学而时习之”不愧为千古名句,位居《论语》之首,它的内涵已大超过了“学”与“习”,它是对高尚情操的陶冶,治国安邦的高度概括。五个字,博大精深,耐人寻究,决非我等千言万语能够表达。用心良苦的主考啊!他们现在才懂得了主考命题的妙与绝!
考卷收回后,杨佩璋准备回府休息,众举了挡住大门不让走出,他们怎能善罢甘休?一举子说:“大人能否以本题连作三篇,也好让我等一饱眼福?”杨佩璋爽口签应。随即便抬来了一张方桌,那出了文房四宝。只见杨佩璋提笔而起,躬身伏案,眉头紧锁,二目圆睁,紧跟笔锋,时而眉头又舒展开业,笔走龙蛇,行云流水,朗朗千言一气呵成。当众举子传阅第一篇时,三篇已脱手而出。只见杨佩璋立身将笔稳稳放在砚台边,双手微搓。 一 时间,周围传来的是众举了的啧啧赞叹声:三篇文章各有千秋,笔法相异。篇篇观点鲜明,论据别致有力。千古典故,万世睿语跃然纸上。江南举子自愧不好,无不拍手叫绝,纷纷让路送主考回府休息。
回京前一天,江南府为杨佩璋。在京城时,杨佩璋也见过这样的画,特别喜欢,但是标价白银六千量。杨佩璋乃两袖清风之人,这个价格使他望画兴叹,带着遗憾离开了。今天见到江南府以画相赠,异常兴奋,其实,作为主考,收下这样的礼品,再平常不过了。然而杨佩璋一扬手拒绝了。无奈,江南府尹提出让他在此画上作一首诗作为纪念,杨佩璋便答应了。作完之后,众人一片赞叹,但是,一位江南才子指着身后的两层阁楼,说:“大人能否从下至上留下佳句?”见如此情景,杨佩璋只好答应,便转身上楼。
(作者:许昌市旅游局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