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葛饮食风俗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2/3 11:19:04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1、饮食种类及制作方法
长葛一带的饮食习惯是一天三餐,早晨吃馍、稀饭、炒菜。馍有烙馍、蒸馍两种。烙馍在解放初期和生活紧张、白面缺少的情况下,有白烙馍、包皮馍、饼子三种。白馍是纯白面用水和成面团后,再分成小面块,每个面块再擀成铜钱厚的鏊子大的圆状,用小擀杖挑起放到烧热的铁鏊子上,用翻馍批挑起来回翻烤四五遍至起泡、微黄即熟。包皮馍是用白面包起一团黑杂面(高粱面、豆面等),用小擀杖擀开,和白馍的烙法一样。饼子是纯黑杂面,烙法和烙白馍、包皮馍不一样,烙馍和包皮馍是用小擀杖卷起面团,来回推开,烙饼子是直接用小擀杖推开面团,圆形,每个饼子为烙馍的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白烙馍又分烙馍和油馍两种,油馍是用比烙馍大3到4倍的面团,用小擀杖擀成圆形后,在面上撒上油盐,卷起来拧成面团,再擀成烙馍大的厚饼挑在鏊子了烤熟。在解放初一般是老年人或农忙季节,才能吃到白面烙馍,农活重或半晌加餐吃油馍,冬春天吃包皮馍或饼子。
蒸馍是用手工制作的酵母,先让酵母发酵,然后再掺到面里和好,等面发酵后,再加少量食用碱面去酸味,和成粗面条,用刀切开,上笼蒸熟。蒸馍又分圆馍、四方馍和花卷多种形式。圆馍是把切开的面团用手圆成圆团上笼蒸,方馍是切开后即上笼蒸,花卷分为五香花卷和黑白面花卷。五香花卷,是把面团用大擀杖推开,在推开的面片上撒上五香面、油、盐、辣椒面,再卷起来切成馍个上笼蒸。黑白面花卷是把白面面团推成圆面片,在圆面片上摊上黑面,然后卷起来,切成馍个上笼蒸。黑白馍的做法还有蒸窝窝头,即把黑杂面和好,用手挖面团,在手里圆成圆面团,再用大拇指插进面团,挖成空心园尖状,放到笼里蒸。还有用黑杂面炕锅盔,即把和好的黑杂面,两只手把面团拍成长方形厚面块,放在烧热的锅沿上,添上水,盖上锅盖又炕又蒸,老百姓称这种馍叫“老鳖爬河沿”。
早晨喝的稀饭,有黑杂面糊涂、白面稀饭,中午喝的菜糊涂三种。黑杂面糊涂是把杂面搅成稠面糊,等水烧滚后,再把面糊倒进锅里搅开,烧沸后滚一段时间即熟,这种黑杂面糊涂,一般锅里要掺放红薯,或绿豆、豇豆之类的杂粮食用。白面稀饭又分稠稀饭和鸡蛋丝稀饭两种。稠稀饭是在秋冬时节,用白面搅成糊,等水滚开后把稠糊倒进去搅开,滚熟后食用,这种稀饭里边也掺红薯、红枣、豇豆、大米之类的杂粮,混合煮熟后食用。春、夏天,搅成稠面糊,再把稠面糊搅出面筋,放进清水,用筷子把面筋搅开,成细丝状,再倒进滚开的水内,这种稀饭可煮荷包蛋(鸡蛋)食用。
菜糊涂一般在中午吃,用黑杂面或白面搅成糊,在锅里放上油盐、五香面、青菜、粉条、豆腐丝,煮熟后,再倒入面糊,滚熟后食用。
面条是长葛一带人们的午饭主打食品,面条分杂面条和白面条两种。杂面条是用黑豆、黄豆、绿豆面做成,一般是汤面,即把杂面和成团,用大檊杖擀成薄片,再折叠起来用切菜刀切成细条,在锅里放上野菜或干菜(红薯叶、芝麻叶)煮熟食用,也有喝黑杂面捞面条的。白面分为汤面、捞面条两种,汤面条的做法分炝锅面和随汤面两种做法。炝锅面是先把肉丝、菜炒熟再倒水煮沸下面条,随汤面是事先把油、五香粉、姜、葱、盐、醋腌好,水滚开后下面条,然后再倒入腌好的调料即成。
捞面条又分炸酱面、臊子面、随锅面三种。炸酱面是先做炸酱,把肉剁成碎末,再在锅里炒,熟后配上盐、五香粉等调料,放水,倒上面酱煮成稠糊状,然后下面条,面条煮熟后捞出后放入凉水中捞出,浇上炸酱。臊子面有素臊子和肉臊子面,先用肉或豆腐配上粉条及其它菜,做成带汤菜,再用大蒜、香榆加盐在石臼中捣成碎泥,加醋,然后把面条煮熟后放在凉水中捞出,浇上蒜泥,再浇上菜搅拌后食用。随锅面是把切好的面条放在滚水中煮,并放入随锅青菜,煮熟后放在凉水中捞出,浇上事先捣好的蒜汁搅拌后食用。
这三种饭食是一般农户一年四季常用的日常饮食。
(作者:许昌市旅游局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