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着略有酸疼的双腿离开登封,晚上商量是去巩义的宋陵还是新密的打虎亭,最后决定先去新密打虎亭,然后从新密在坐车回郑州。
本来以为到了登封长途汽车站就能买到去新密的票了,结果不是,告诉我们要去东转盘坐车。还好离着不远,走个不到10分钟就能到,这个东转盘可不是什么车站的名字,就是登封市区马路上的一个大转盘,然后东边有发车的地方,所以叫东转盘。我们要去打虎亭,6元,是小巴,差不多两三分钟就一辆车,要跟售票员说去打虎亭汉墓,这样车就会停在门口了。
行车大约40分钟到了,一下车,感觉有点小荒凉,满是土得马路,周围破破烂烂的平房,远处还有点农田,我们已经比较土得着装还是跟这里有点不符,背着大包,拿着相机的我们感觉是来考察的。
打虎亭汉墓
打虎亭汉墓生意决对的不景气,除了我们两个人,就没第三个人来参观了,工作人员也就2个。门票20,无学生票,但因为不是很景气,所以30元/2人,询问是否有讲解,售票大叔自高奋勇说他来讲解,10元。好吧,一定要让他讲!最主要的不是要他讲,是让他陪我们进墓穴,说真的在经历了邙山古墓博物馆的阴冷之后,我还真是对这个墓穴有点小怕了,虽然邙山博物馆的参观人数不多,但好歹也有小鸟两三只,还能看到个人影,这!除了我们两个女流之辈,就无旁人了!我就怕,万一不要讲解,他们在上面一会拉闸,一会开闸的,还不把我们吓死啊!为什么游人这么少呢?以前没修郑州到登封告诉的时候,旅游车都走这边的路,还能有游客来参观。现在告诉修好了,旅行社也就不绕远了,所以导致打虎亭汉墓就算黄金周也就一天接待10多个人。
元祖的下午茶
先说为啥叫打虎亭汉墓,打虎亭的由来是当年乾隆造访嵩山途中,行至此处,打死了一只母老虎,当地人为此修亭立碑来纪念此事,所以得名打虎亭,在这发现的东汉太守张伯牙和其夫人的墓,所以叫打虎亭汉墓。打虎亭早就不存在了。
整个墓区有三座墓,其中一座没有开挖也就没有对外开放,对外开放的分为一号墓和二号墓,首先来到一号墓,真是没人参观阿,进入墓穴的大门是关着的,大叔把门打开后还从里面飞了只鸟出来,冷汗!往下走,1号墓是男主人张伯牙的墓,整个墓穴四室一厅,还有迎宾厅,墓穴是画像石墓,就是从石头上雕刻出来的画像,画像精美,据说是100个工匠,工作了8年的时间完成的。听说刚发现的这座墓的时候,已经被盗,据考证此墓在宋代多次被盗,最明显的一处就是穹顶上的几块现代的新砖,大叔说:发现的时候,你们站的位置由两堆白骨。又是冷汗!应该是把宝贝都递给上面那个人,然后上面的盗墓贼携赃潜逃了。四室一厅,就是现在的厨房,还有厩室就是放杂物马匹已经粮食的地方,还有主卧,书房,客厅就是大宴宾客的地方。每个房间的墙壁上都有画像来说明其房间的作用。大叔说:最早这个男主人的墓穴,在石壁外面有一层木头,木头上有彩绘壁画,但是因为年代久远,又经历过多次被盗,木头腐朽了,也就没有保存下来。
青铜乐器
接着2号墓穴,其夫人,长长的楼梯走下去,一进入迎宾室,哇!大为赞叹!漂亮!精美!一向注重文物保护的我也忍不住低素质一下,想拿起相机记录一下,但是询问再三,大叔很负责任的说:不能拍照。整体规格,壁画内容几乎和1号墓室一样。唯一不同的就是精美的彩绘,没见过的人是想象不到的,真想拍下来,但是鉴于闪光灯对文物有损,所以一张未拍,包括1号墓的也没有拍。值得一提的就是在邙山古墓古博观的时候有两个墓穴也没有开放,讲解说就是因为时间太久了,壁画发生了病变,正在抢修。其实就算没有发生病变的壁画,现在看到的根刚刚发掘时的也都大有不同了,好多都不清楚了,我买了本邙山古墓博物馆的书,上面拍照的时候壁画形态清晰可见,而我们那天看到的有的地方都已经模糊了。爱护文物人人有责啊!
参观完2号墓穴,出来,正对着就是那座没开掘的墓穴,我们推测这座没开掘的应该是太守的大夫人,也就是正室的,因为古人讲究左尊右卑,太守的墓在中间,我们参观的墓在他的右方,所以以此得结论大夫人的墓没有开掘。整个打虎亭汉墓参观时间40分钟足够。
方鹤铜壶
走回马路边,等车,要座到王庄的小巴,2块钱到达新密长途汽车站,然后很快的买了去郑州的大巴票,9块钱,加保险1元,一共10元。再算上我们从登封到打虎亭的6元,和打虎亭到新密长途车站的2元,一共18元。比从登封直接回郑州的大巴车票还便宜4块。大巴车超级干净,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就回到了最初的郑州,长途客运总站。出游之前已经订好了郑州的快捷酒店,但是总觉得价格上有点小贵,而且感觉离火车站比较远,所以我们决定座603到火车站附近找找,现在觉得这个决定真是明智的,火车站出来正对的马路南边有一家家嘉快捷酒店,门脸看着还不错,进去一看房间,就是它了,很干净,而且价格合理118元/双标,最重要的就是它的洗手间,哈哈有点ms小透明,一下就喜欢上了。
放下背包,简单的冲洗一下,把原计划要仍掉的长裤,在10分钟内变成了5分裤穿上出门。目的地:就是我们首次来郑州未能造访的河南省博物院。门口坐32路就能直接到,但是因为口音问题害我们耽误了好多时间。刚上32路,我就问:去省博物院哪站下?司机告知:经纬路(我听到的)。我跟叨叨就在车牌上找经纬路,没有阿,但是有一个经七路纬五路,叨叨说是不是这个阿?我说有可能啊,没准人家嫌6个字的车站说着长,就跟简称了,还挺有意思的。所以我们就在经七路纬五路,我们想当然的经纬路下车了,结果一下车傻了,博物院在哪呢?没踪影阿!拿着地图往前找找阿,途经元祖,我们感慨在北京已经很少见到元祖了,又鉴于我们又是近乎一天了还没吃东西呢,所以毅然决然地走进去,买了一个麻薯和一个巧米充当我们的下午茶,买完之后顺便又问了路,才发现,完全是口音问题搞得错,司机说的应该是:经五路!这快赶上4和10的发音了。没辙阿,继续前行,到前面的32路车站坐车呗。
还好到达省博物院的时候4点,学生票依旧可爱的半价,10元。参观喽!每个博物馆和博物院都会有其的镇馆和镇院之宝。河南省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应该就是3层的,方鹤铜壶了,推测是郑国国君的陪葬品,但具体是哪位国君,众说纷纭。3层展示的以青铜器为主,在3层的中间,抬头能直接看到4层的穹顶,是整个银河系。再低头看,有个太极八卦的球型在地上,知道是干吗的么?人在一楼大厅,能从这个太极八卦的球里看到你,只不过人影很小很小。
先上4层看吧,4层有点ms天文馆的感觉,要是时间紧迫可以不用上来,接着2层,先是玉器展厅,参观人数已经不多了,玉器展厅分为一大一小,就在我刚刚进入小展厅,对这那个玉面具拍照的时候,叨叨来了,直接就冲着后面的那个幽暗灯光下的展柜过去了,就听一声让人汗毛战栗的声音:这是什么啊?!我抬头一看叨叨正多多嗦嗦的向我靠拢,我慢慢往前看去,一下,冷汗了!幽暗的灯光下躺着一个貌似人的家伙,汗毛阿直了!我也多多嗦嗦的说:这是什么啊?“金缕玉衣吧”“吓死了我了”“还照么?”“照吧,来都来了。”金丝线玉片块的金缕玉衣就这样把我们吓倒了。全国只发掘了2件。
离开玉器展厅,接着是清代得了,什么珐琅阿,象牙阿,瓷器阿,有点杂烩的意思,故宫都有。接着石刻石雕,就在我们还没仔细看完的时候被告知要下班了,一看表才17点30阿,不是夏季18点么?人家说现在都是17点30,没办法,飞一般的把剩下的看完了,又飞一下的来到一楼打算再瞟一眼古印度文物瑰宝展,结果已经关门了,不过这个展览应该是全国巡回展出的,前段时间北京展览过了。
依旧32路回到火车站,围着商贸中心绕绕,然后依旧来到西三烩面,吃上次没有吃到的面筋,还有味道好好的魔芋丝。然后溜达溜达买了1块钱3根的哈密瓜回酒店,疯狂的想喝咖啡,最好是黑咖啡,因为浮肿阿,可以消肿,结果超市没有零售3包的雀巢。
洗刷刷后,就都要睡觉了,结果我在播台的时候调到了河南的一个影视博览的屏道,正好放映一部刘德华主演的片子,作为华迷的叨叨自然不放过了,立刻精神起来,看!边看边聊!看了一个无厘头,没结尾后全是广告,又准备睡的时候,我又一调台,cctv6茜茜公主,重温一遍,看完之后成就了叨叨第二天最多的口头禅:太棒了。此时已经快凌晨一点了,睡觉!
今天的食物:头天超市买的浓度不浓的酸奶+买4送1的黄瓜,早上在登封长途车站不是美味的凉皮,米皮+元祖的点心+西三的凉菜+哈密瓜。
总计花费:263.5元/2人
地面上的太极球
玉发髻
金缕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