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故事 >> 正文
北宋诗文溢茶香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0/19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源远流长的中华茶文化,到宋代呈现出全面繁荣。北宋时的茶论专著、文赋诗词,记录佳茗,备述茶艺,叙品茶佳话,抒诗意人生,文中有生活也有审美,有哲理也有情趣,读之美不胜收,令人陶醉。
    茶著论茶
    北宋茶文化之盛,首先体现在多部茶著的问世。陶谷的《清异录·茗荈》记有著名的“十六汤”。文章称“汤”为茶的司命,认为“若名茶而滥汤,则与凡末同调”,所以煎汤老嫩、注汤缓急、盛汤器具、烧汤薪火不同,汤就有了高下之分,这一分竟分出16个品级,令今天用自来水泡茶的我们目瞪口呆。
    蔡襄的《茶录》是一部重要的茶学专著。序文交代写作原由:“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丁谓《茶图》,独论采造之本,至于烹试,曾未有闻。”因此他“辄条数事,简而易明”地写下此著,分别从色、香、味等10个方面论茶,从茶焙、茶笼、砧椎等9个方面论茶器,知识性、实用性很强。
    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详记当时北苑诸焙的分布和数目,所属茶园的位置、特点以及白叶茶、柑叶茶等7种茶的区别、采茶时间和方法等,是研究福建茶的重要文献。如论采茶、制茶:“凡采茶必以晨兴,不以日出。”“断芽必以甲不以指,以甲则速断不柔,以指则多温易损。择之必精,濯之必洁,蒸之必香,火之必良。一失其度,俱为茶病。”他说:“试茶辨味,必须知茶之病。”
    黄儒的《品茶要录》可帮你避免茶病。全书除序文和后论外,分采造过时、白合盗叶、入杂等10个方面。他“原采造之得失,较试之低昂,次为十说,以中其病”,对各种茶病逐一道个明白,提出了茶的检验方法和鉴别标准。“灵芽真笋,往往委翳消腐,而人不知惜”,他心疼啊!
    徽宗的《大观茶论》是北宋茶论的扛鼎之作,从地产、天时、采择等20个方面论茶,洋洋大观。他赞茶美,“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淡闲洁,韵高致静”;道茶事,“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熏陶德化,咸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故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论茶之产地,“崖必阳,圃必阴……阴阳相济,则茶之滋长得其宜”;论茶之天时,“茶工作于惊蛰,尤以得天时为急。轻寒,英华渐长,条达而不迫,茶工从容致力,故其色味两全”;论采茶,“撷茶以黎明,见日则止。用爪断芽,不以指揉”,因为“气汗熏渍,茶不鲜洁”;论制茶,“涤芽唯洁,濯器唯净,蒸压唯其宜,研膏唯熟,焙火唯良”;论鉴茶,“色莹彻而不驳,质缜绎而不浮,举之则凝然,碾之则铿然,可验其为精品”;论茶水,“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论茶味,“茶以味为上。香甘重滑,为味之全”;论茶香,“茶有真香,非龙麝可拟”。他的点茶之论,见解精到、情趣盎然,向来脍炙人口。

发表评论: 】 
(作者:邓高峰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