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轮明月,一口古井,一个孤寂的背影,此情此景,默吟《月夜忆舍弟》,暮然间,泪水轻轻滑落。彼时,安史之乱爆发,杜甫和几个弟弟因战事而离散在各地,社会动荡,音信不通,杜甫也在战乱中颠沛流离,生活困苦。是夜,仰望天空,明月高悬,看着山河破碎,亲人流离失所,杜甫强烈地思念不知生死的弟弟和自己的家乡,浓浓的乡愁袭上心头,更深深地为国家悲痛。

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连年的征战,朝廷穷兵黩武,大肆征兵,甚至连“老翁老妇”也不能幸免,老百姓深受其苦,饱受战火摧残。杜甫也因战乱四处漂泊,饱尝民间疾苦。目睹烽火连天,百姓流离,杜甫忧国忧民,心系苍生,对战火中的人民充满了深深了同情,写下了控诉罪恶的战争和同情人民疾苦的“三吏三别”,然而这里用就还原表现了杜甫诗中朝廷强制征兵的悲惨画面。站在这里,不禁惕然而下!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晚年,唐朝已千疮百孔,社会动荡,官僚腐朽。你空怀满腔抱负,却报国无门,战乱、疾病、惨痛的社会现实使的你四处漂泊,颠沛流离,不仅摧残了身体,更加摧残了心灵。

思乡心切,乘舟北归,却因穷困的生活回乡而不得,被困舟中。彼时,天地之大,竟无你的安身立锥之地,亲戚朋友都没有音信,年老多病的诗人仅有一叶孤舟作伴。浩淼的江面上,一叶孤舟,随波飘零,受尽磨难的伟大诗人最终在小船上去世。杜甫啊,可否容我上舟为您研磨?

雨后行走在杜甫故里,是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记忆,是“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骄傲,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哀思!笔架山下,杜甫与故乡的千山万水一一道别,与历经波折的苦难岁月一一道别,与孕育了他无上灵思的年华岁月一一道别!

踏上朝圣之路,品读诗歌经典,体悟诗圣精神。杜甫,千年后,我在这里又寻到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