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故事 >> 正文
蔡邕被害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9/26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蔡邕是东汉末陈留圉(今杞县圉镇)人。他这个人,是个有名的孝子。他的母亲曾经因病三年卧床不起,蔡邕衣不解带,尽力侍奉母亲,七十天没有好好睡过觉。他母亲死后,他又在坟墓旁盖一间房子,住在那里守墓。幸亏是那时,要是现在,如果有人遵守这种礼制庐墓三年,恐怕损失就大了:工作也丢了,工资也没了,“三金”也没有着落了。因为没有哪个单位,能够让你休三年的公休假。在蔡邕守墓时,因为他喜爱读书,比较安静,连小动物都不怕他,一只兔子在他面前蹦来蹦去的,还有一棵树上竟然生出了连理枝。大家都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蔡邕的品德所感召的。结果呢,蔡邕庐墓处竟然成了一个旅游景点,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蔡邕当然没有收门票,要是收了门票,估计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蔡邕少年时的老师叫胡广。常言说名师出高徒。胡广杂七杂八的都会,蔡邕也是这样。蔡邕除了写文章,还整点算术,晚上还夜观天象,活像一个爱看星星的孩子。因为对于古人来说,会观面相,可以给个人算命;会观天象,可以给国家算命。给个人算命,可以走江湖,混碗饭吃;会给国家算命,那就是人才,超好就业,而且是高级公务员。蔡邕弄得最好的还是弹琴。那时当政的是汉桓帝,中常侍徐璜、左悺等五侯,弄得朝廷乌烟瘴气,谁提起谁撇嘴。这些人听说蔡邕会鼓琴,就以朝廷的名义召他进京,让他表演。蔡邕不敢违抗,但内心也不愿意,假装奉诏,但走到偃师时,忽然就病了,然后就以此为借口,又回家乡了。他在家里闲来无事,就玩玩古董,写点不及啦用的小文章。 公元170年(建宁三年),蔡邕被朝廷征召,被召拜为郎中,工作是在东观校书,大概是干得不错,又被升为议郎。这时候的皇帝已经换为汉灵帝。灵帝这人是个文艺青年,喜爱辞赋,自己还创作点文学作品像《皇羲篇》什么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底下的人为了当官,为了迎合汉灵帝,掀起了一股文学热。很多不及啦用的人写了很多不及啦用的文章,结果是朝廷多了一帮不及啦用的官僚。蔡邕虽然也写些不及啦用的文章,但人却不是不及啦用的人。他大胆向汉灵帝建议,要他重祭祀,善纳谏,改革官员管理办法。汉灵帝一看,说得挺在理,就夸了他几句,采纳了一点他的建议。蔡邕的书法很好,篆书、隶书都很擅长。他的隶书结构严整、体法多样。蔡邕是个善于联想的人,他见工匠用扫白粉的扫帚在墙上写字,写出的字丝丝露白,于是从中受到启发,创造了“飞白书”。这种书体好像用枯笔写成,风格独特,对后世很有影响。
    公元175年(熹平四年),蔡邕觉得圣人经籍由于流传时间久远,其中文字错误比较多,于是就和五官中郎将堂溪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等人,奏请整理“六经”文字。蔡邕把整理后的“六经”用红笔写在石碑上,让人再刻好,立在太学的门外边。这就是中国第一部石经《熹平石经》(又称《汉石经》《一体石经》)。碑立起后引起了轰动,来观看及摹写的儒生,一天之内,光车子就有一千多辆,交通为之堵塞。《熹平石经》后屡经战乱,严重被毁,今存世的残块有数百块,据统计共存8800多字。现这些残块分别被收藏于西安碑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图书馆等处。国外也有,如日本中村不折氏书道博物馆就收藏有残石数块。汉灵帝诸事不顺,不是打败仗,就是发生灾情,于是就向大臣询问为什么会这样。蔡邕是个老实人,认为国家弄成这样一个鸟样子,是因为内宫、宦官胡乱插手,弄得天怒人怨。蔡邕这下可捅了当权者的肺管子,这些人把蔡邕恨得牙痒痒的,想把他做成红烧羊肉。有个叫阳球的人,和蔡邕有仇,就写匿名信,诬告蔡邕。那些当权的人正想整蔡邕,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蔡邕先整到监狱里,然后判了死刑。幸亏汉灵帝还不算太糊涂,知道这是因为什么,因此不同意杀蔡邕。蔡邕经此一变,心灰意冷,就在流放地五原安阳县住了下来。 九个月后,蔡邕被赦免,本来要回到圉县,结果在送行宴会上,又得罪了五原太守王智。王智知道蔡邕多才多艺,想让蔡邕为他起舞,蔡邕哪有这心情。结果王智觉得丢了面子,就怀恨在心,密告蔡邕对朝廷不满。王智的哥哥正在汉灵帝身边。蔡邕见娄子捅大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于是逃到吴地,在这里一待就是十二年。公元189年(中平六年),汉灵帝去世,董卓专权,重用蔡邕。公元190年(初平元年),蔡邕被拜为左中郎将,跟随献帝迁都到长安,被封为高阳乡侯。公元192年(初平三年),董卓事败被杀,蔡邕与司徒王允谈话时,不知不觉叹息了一声,表露出了对董卓的同情,王允为之大怒,把蔡邕当成敌人,要杀蔡邕。多人求情无用,蔡邕竟然因此被害,死时60岁。他死后,兖州、陈留郡的老百姓都画了他的像来祭奠他。

发表评论: 】 
(作者:赵国栋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