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故事 >> 正文
【河洛典故】急不相弃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11/30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都说危难之中见人心,典故“急不相弃”说的就是曹魏时期华歆与王朗在危难之时不同的待人态度。

  华歆和王朗是曹魏重臣,当两个人一起乘船躲避汉魏之交的动乱时,遇到一个想搭船一起走的人。面对求助,两个人的反应很不一样:华歆面露难色,拒绝了对方的请求,王朗则慷慨地说:“船上还宽敞着呢,为啥不让他上来?”于是,两个人便带上那个人一起走。

  船没开多久,追兵便赶了上来。为了加快船速,王朗起意将搭船的人赶下去,华歆对他说:“刚才我犹豫不决,就是怕出现这种情况。现在咱们既然答应了帮助人家,哪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不管?”于是,搭船人继续随他们一起逃难。

  后世的人常拿这件事来评判华歆与王朗品德的优劣,认为华歆更靠谱,虽然他对待别人的请托过于谨慎,不随便出手救人,但他说话算话,帮人就帮到底,在危难之中也不相弃,值得信赖。王朗虽乐于做好事,但有了危险他就出尔反尔,很难让人信任。

  典故“急不相弃”出自《世说新语·德行》:“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这个典故告诫人们,做人得一诺千金,始终如一。

发表评论: 】 
(作者:寇玺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