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故事 >> 正文
漯河的张姓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7/5/6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张姓的得姓始祖是张挥。字玉爵,号天禄,是黄帝的孙子。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因其为弓正(长)之官,主祀孤星。经过长期的观察,他发现孤矢星座中的八个小星的排列像弯曲的弓形,有一颗明亮的星体夹处在大犬和船尾两个星座之间,像欲发的箭头。受到启发,发明了弓箭。因其官名,被赐姓张。这一张姓主要是在河南境内发展,处在河南之中的漯河自然是其聚居、繁衍之地。
    还有一支张姓是晋国大夫解张之后。解张,字张侯,是晋国的大夫,其子孙以解张之名命氏,世代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一部分留在原地,繁衍生息,一部分因这三个国家迁都而迁移。到了明朝初年,一批又一批的张姓族人从山西移民中原。现在漯河所辖的郾城、舞阳和临颍都是当时移民的主要迁入地。张姓移民与土著张姓融合在一起,不仅人口得以壮大,而且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样以来,便形成了漯河地区张姓人口稠密,分布广泛的自然特征。
    据史载,濮阳寿张(今濮阳市台前县)有一个名叫张公艺的人(张良第二十六代孙)他家和睦相处,九世同居,对当时的世风影响很大。唐高宗李治泰山封禅,经过寿张,登门拜访张公艺(时年88岁)。问其究竟,公艺秉笔书曰:“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外人欺,妯娌不忍闹分居,婆媳不忍失孝心……。”其中含了一百多个“忍”字。高宗看罢非常佩服,即赐缣帛百匹,且亲书“百忍义门”四个大字,以旌其族。大书法家张旭为其题诗曰:“张公书百忍,唐朝著勋名,天子躬亲问,旌表悬门庭。洪都是故郡,清河脉长存,儿孙须当记,族远诗为凭。”从此,张氏便以“百忍堂”作为堂号。
    还有清河郡张歆;范阳郡的张宇;太原郡的张伟;京兆郡的张汤,都是历史上的名门望族。
    过去,人们在谈论姓氏的时候,往往说:“张王李赵遍地刘”,总是用这句话来概括这五大姓的排列顺序。据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张姓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略少于李姓和王姓,是当今中国的第三大姓,遍及全国各地。在我市,按人口计算,张姓却是第一大姓。它们散居在各个街道社区,聚居在乡镇村落。比如,源汇区的马夫张、西寺张、张王于、沈张、张店;郾城区的张胡魏、张湾、尧张、大张、神张、沟张、斗张、渚张、高庙张、碾盘张、绰子张、卢张湾、张店;召陵区的杨树张、扁担张、呼雷张、柿园张、洼张、英张等都是张姓聚居的地方。

发表评论: 】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笑宇)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