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我国自古有之,本为礼乐之器。古人认为,钟鼓和武器都是用来保障和平安详的器物,也是佛教的一种法器。晨钟暮鼓是我国自唐代以来形成的习俗。早上敲钟,用来击破长夜,表示一天的开始。晚上击鼓,表示一天劳作的结束。寺院保持了古风,以钟鼓之声来作佛事功课,也有超度众生的意义。据当地老人回忆,乾明寺铜钟高约3米,重千斤,制作精巧。其振动频率小,响度大,声波长,只用轻轻一击,便悠悠扬扬,经久不息,回荡幽远。

“乾明晓钟”为“襄城八景”之一,是古寺的标志。不少名宦诗家,情系梵音,慕名而来,写下诸多优美诗篇。其脍炙人口的诗句:“一击换回沧海日,数声敲破碧天云”;“一声唤破浮生梦,万叠青山在眼前”;“华刻罢撞鲸力软,金度遥度兽音长”等,已成为重构风景的绝版面面。

民谣:“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乾明晓钟”虽然消声已久,至今难觅,但当地百姓心中的钟声却清越激昂,永世难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