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故事 >> 正文
古代的快递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3/13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次数:
  古书里常说的‘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又是怎么回事?” 好,我来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第一,“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只是传说。古代有个君主,悬赏重金求购最能跑的千里马,求了三年也没买到。曹操本事再大,也不见得能给旗下的每个骑兵配上千里马。 第二,古时疯狂“快递员”飞马传书,或许能够日行千里,但那是玩命的,一般人玩不起。
  据史学家考证,早在周代,我国就有掌管邮政业务的国家机构,专为政府传递公文。春秋时期,传递公文的机构叫“邮”,秦代“十里一亭”,在交通干线上设立“邮亭”,除了管理地方治安,也兼传递公文。“邮亭”之间的距离,一般是成年人当天能够步行往返的距离。
  汉初改“邮”为“置”,“三十里一驿”,隔一段路设一个驿站。“置”是广泛说法:步行叫“邮”,用车叫“传”,用马叫“驿”,统称为“置”。“传车”“驿马”便由此而来。驿马传书,堪称古代快递,用来传递的都是比较紧要的公文。在正常情况下,驿马每天能跑一二百里。清代的公文上常注明“马上飞递”字样,要求昼夜行进三百里。相传,北周宣帝荒淫享乐,骑着驿马在洛阳城里玩刺激,日行三百里体验“生死时速”(皇帝以为的“极品飞车”,其实也就跟电动车的时速差不多)。 

  若遇加急件,日行三百里还不够,必须“八百里驰传”:这匹马跑累了,到下一个驿站换一匹马接着跑,就跟接力赛一样,一日一夜飞驰八百里。夸张点儿说,也就是日行千里。小说里对此有精彩描写:但见人影一晃,跳将下马,大喝:“八百里加急!御赐金牌,阻者死,逆者亡。”随即便见烟尘滚滚,骑者已然离去……
  八百里加急是快得不能再快的速度,骑马的人受不了,马更受不了。杨贵妃爱吃荔枝,唐玄宗命南方快递荔枝到宫廷,累得“百马死山谷”。有时也会累死骆驼——唐朝边疆有用骆驼快递文书的“明驼使”,唐代小说《酉阳杂俎》里说,明驼能日行千里。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并非唐代仅有。东汉时,朝廷要求南方往京都洛阳快递龙眼、荔枝,以至于“奔腾阻险,死者继路”。秦汉时期,有人管加急文书叫“奔命书”:奉命奔走,拼命赶路。窃以为这个叫法入木三分,十分形象。
  八百里加急,解的是掌权者的急。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大意是说,德政的推广施行(一说美德的传播),比设置驿站传递命令还要快。与其让人怕你,不如让人爱你。





发表评论: 】 
(作者:张丽娜 责任编辑:明媚)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