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角河南 >> 趣事 >> 正文
趣说诗与谜 “无边落木萧萧下”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09-11-18 来源: 点击次数:

    传统灯谜,常常采用诗歌的形式和表现手法,读来诗意盎然,韵味无穷。如“小小诸葛亮,独坐军中帐,布下八卦阵,活捉飞来将。”——打一动物。(谜底:蜘蛛。)“一朵芙蓉头上栽,战衣不用剪刀裁。虽然不是英雄汉,唱得千门万户开。”——打一动物。(谜底:雄鸡。)这两个谜语分别用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的形式,把蜘蛛比作诸葛亮,把雄鸡比作一员大将,形象生动,读来琅琅上口,既有诗味,又有谜味。

    什么是谜味?不同民族的谜语,有不同的特点。我国谜语的谜味,是指联想、巧思和别解所引起的猜谜情趣。上述“蜘蛛”、“雄鸡”二谜,主要是用联想法。巧思比联想需要更多、更深的思索。制作和猜悟以巧思取胜的谜语,可以锻炼思考,发展机智。如“到——打一市招(卷帘格)。”“到!”是点名时的应声。把“点名时应”四字披卷帘格颠倒过来,就成了“应时点名”。

    有个很难猜的谜语,谜面是“闰十二月”,打一句宋诗。猜这个谜语,既要熟悉古语,又要运用巧思,二者缺一不可。谜底是王安石的一句诗。他的《书湖阴先生壁》诗云:“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蹊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最后一句就是“闰十二月”的谜底。“两山”的解法要运用巧思:一“山”向左横过来,另一“山”向右横过去,然后背对背连接起来,不是一个“王”字吗?“王字“排闼”(破门而入),不是一个“闰”字吗?至于“十二月”拼成一个“青”字,是一望而知的,没有什么巧思可言。这个谜语是从一则旧谜生发出来的。这则旧谜的谜面是:“两山相背背相连,两山相对对相连,两山相对不相连,一道文光直上天。”——打《四书》一句。谜底是“王曰叟”,出自《孟子·梁惠王》。

    “别解”是不按本来的意思去理解,而另作别的解释,可以用于谜底,也可以用于谜面。有个著名的难谜,得熟悉祖国历史,并同时用上巧思和别解,才能猜出来。谜面是杜甫《登高》诗的第三句:“无边落木萧萧下”。——打一个字。南朝(宋、齐、梁、陈)的齐、梁两个王朝的皇帝都姓萧,“萧萧下”要别解为“齐、梁两个王朝的下面一个朝代”,即繁体字“陈”。“无边”要别解为“除掉边旁”,“落木”要别解为“减去‘木’字”。“陈”字除掉边旁是“东”字,“东”字减去“木”字是“日”字。所以“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谜底是“日”字。以上两个谜语,第一个谜底是一句诗,第二个谜面是一句诗,虽然比较晦涩难猜,谜味和诗味却是很浓的。

发表评论: 】 
(作者: 责任编辑:王艳)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