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休闲游成为新亮点
从传统的景区观光旅游走向以欣赏、体验和品味为主的城市旅游,是近年来国内旅游发展的新形态。五一期间,郑州郑东新区上演的“家园郑州·快乐悠游”都市风情游活动,受到游客热捧。同时,河南博物院、河南地质博物馆、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城隍庙、郑州碧沙岗公园、郑州人民公园、郑州月季园等特色鲜明的城市旅游产品,以其浓郁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旅游观光。
河南省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分析,从五一旅游消费情况来看,游客的旅游消费更加理性化,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组团旅游,不再集中于部分旅游热点景区,而是更注重从自身的旅游需求及个性化需要出发选择旅游休闲方式。在城市游兴起的同时,登山、探险游、滑翔、热气球、漂流、蹦极等新的旅游休闲产品呈增长态势。
超55%郑州家庭“合家游”
由于假期较短,省内短线游成为首选。省内游客比重占郑州全市接待总量的80%以上,省内客源地前十位依次为郑州、开封、洛阳、许昌、南阳、新乡、焦作、平顶山、漯河、商丘。环城游憩带景区亦成为郑州市假日旅游的首选,游客比例达50%以上。
而且,随着私家车拥有量的不断增多和全省高速公路网络的日趋完善,游客更倾向于具有充分灵活自主的自助游或者自驾游。因此,今年五一假日,短线游、乡村游、合家游、自助游和自驾游延续了去年的升温态势。
据测算,假日期间,郑州市合家出游比例达55%以上。游客自驾车比例占58%,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自助游游客比例达67%,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
五一期间,河南省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全面增长,极大地拉动了交通、住宿、餐饮、购物、通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据抽样调查,全省星级酒店客房平均入住率均在70%以上。
交通拥堵、门票经济等问题急需改善
美中不足的是,节日期间,省内一些景区道路建设滞后,景区内停车场无法满足游客的停车需要,拥堵成为常态;少数景区服务不够规范,甚至发生损害游客合法权益的事件;个别景区对门票过分依赖,缺乏创新意识,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有限,导致假日期间景区接待人数同比略有下降……
旅游部门相关负责人提醒,景区应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管理服务水平;顺应旅游发展趋势,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降低对门票的依赖,完善产业链条,提升景区的综合经济效益,增加创收渠道;拓展营销渠道,推广旅游品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