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大伾山天宁寺彩旗飘扬,锣鼓喧天。据了解,正在这里进行。
首届大伾山晾经文化节启动仪式举办此次活动的目的,旨在进一步挖掘大伾山历史文化内涵及民风民俗,整合文化资源,使古老传统的农历六月初六晾经节这一民间节日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进而为我县的旅游事业发展增加新的亮点。
历史上,天宁寺以其规模宏大、香火旺盛而备受不同时期和朝代各级官府的重视。特别是到了明代万历年间,天宁寺的佛教活动和影响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天宁寺因而享有“中天宁”之称。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南京礼部应善男信女的请求,准许印造大藏经书一部6053卷,于万历二年,送到天宁寺收藏,以壮寺色,并因此将大伾山改名为“天宁万寿禅寺”。当时的地方官府为了妥善保存经书,规定了严格的借阅制度,并指定每年的农历六月六晾晒经书,刻成石碑宣谕众人。届时,寺僧邀请地方名流阅点品评,四方百姓也趁机一饱眼福。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六月六晾经节,这一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被发扬光大成为了大伾山民间特色节日之一。
为了把大伾山祈福暨晾经文化节办成传承民俗文化、发展旅游事业促进经济发展的盛会,浚县文物旅游局与浚县民宗局积极准备、精心安排,增添了许多活动内容,增加了六月六晾经节这一传统节日的可看性和吸引力,全面提升了该传统节日的品味和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