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众版首页 >> 旅游新闻 >> 正文
从日本“观光立国”看南阳市旅游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09-7-29 来源:内乡县旅游局 点击次数:

    为加快“旅游立省”战略的实施步伐,河南省旅游局组织主要旅游市、县,重点景区,旅游规划策划单位等负责同志一行26人,于近期对日本的主要旅游城市、重点景区和饭店进行项目推介和深入考察,为我市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日本政府2003年制定和实施了“观光立国”战略 立法出台了《推进观光立国基本法》,并配套推出“推进观光立国基本计划”。“观光立国”战略推行当年,日本接待入境旅游者521.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88.48亿美元。到2008年,尽管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日本经济经受着严峻挑战,但访日外国旅游者达900万人次;日本出境游人数达1800万人次;国内旅游消费额达25万亿日元,旅游相关就业岗位达400万之多,“观光立国”战略对日本经济的发展初见成效。 

    推陈出新的“新概念旅游”。随着日本整个旅游业进一步的发展,旅游业出现了更多新的业态。先后推出了修学旅游、温泉旅游、体育旅游、休闲旅游、生态旅游、工业旅游、购物旅游和兴趣旅游等旅游产品项目,以层出不穷的旅游业态满足日益发展的旅游需求。最近,为解决观光旅游之后的发展模式问题,日本又推出“长期呆在型”新概念旅游,“长期呆在型”主要解决的是游客长期在一个地方休闲度假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诸如观光、娱乐、文化沟通与居民的融合一体化等等,核心在于要确保那些长期在日本度假的人士可以获得真正的度假效果。 

    以人为本的旅游服务。日本的旅游标识设计非常规范,设置比较醒目,只要是游客经过的地方,都设置有日语、韩语、英语和汉语等多种语言的标识,方便不同国家的游客,使每个人都能在日本境内实现轻松旅游。设有全国游客服务中心,全国联网,各地旅游信息一览无余。 

    极富魅力的旅游产品。日本非常重视旅游资源的规划利用和旅游产品的有序开发,将旅游资源分为四个级别,大力实施“一地一品”开发计划,着力建设国际旅游主题地区,形成了9个大区22个观光地域。从西南部到东北角,一路领略京都的传统文化、东京的现代文明、富士山的旖旎风光和北海道的自然景观,处处精彩而又风格迥异。此外,日本的旅游商品也颇具特色,不仅重质量和信誉,而且土特产还限地出售。 

    对南阳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政府主导,强化资源整合。旅游业关联度大、社会辐射广。做大做强旅游产业,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及旅游行业管理部门的职能和资源整合力度,努力使各种生产要素都向旅游产业倾斜。在开发投入上,一是以项目为支撑,努力争取国债资金和交通专项资金,加快旅游干线公路和各景区内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破解制约旅游发展的交通瓶颈;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集中精力解决制约商业开发资金进入的服务区“三通一平”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难题;三是旅游沿线农业结构调整、小集镇建设、绿化建设等要与旅游接轨,合力打造优美的旅游环境。 

    开拓创新,激发市场活力。依靠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发挥企业自主性,实现产品精品化、多样化、标准化、规范化,实现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一是完善市场化的旅游投融资开发机制,吸引外来资金、社会资金加快旅游开发进程,开发一批标准高、配套全、成规模的旅游产品。二是大力扶持生态农业、乡村游、民俗游等新型项目;大力扶持土特产品、旅游购物等产业链薄弱环节;满足各类游客需求,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三是努力推出具有特色的餐饮服务产品。 

    规范服务,加强质量标准建设。日本的经验表明,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提升旅游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扩大美誉度和知名度的有效途径。一是要深入开展“景区创A宾馆创星”活动,所有景区都要以打造3A级以上景区为质量标准,狠抓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服务质量,扎扎实实练好内功,尤其是要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公共标识系统、星级公厕建设等重点环节。二是以旅游服务各岗位质量规范为标准,建立行业、企业、班组等各级质量管理督查体系,完善奖惩机制,确保服务质量。 

    深入培训,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艰巨任务。一是企业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吸引高素质的高层管理人才,为旅游业快速发展提供保障。二是进一步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和技能培训。三是鼓励企业和专业院校结合,加强旅游职业教育,开设导游员、服务员、厨师等一线岗位专业班,为企业提供所需要的实用人才,为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建立人才梯队。 

   (作者系内乡县旅游局局长)

发表评论: 】 
(作者:符莲娜 责任编辑:张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