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行前:台湾饲养员与熊猫拉关系
这两天,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多了4位客人,他们是来自台北市立动物园的动物专家。其中包括兽医师李安兴、动物组负责人徐吉财,以及饲养员王进治和游雪音。除了王进治外,其余人员都是第一次来川。“我们希望能尽早了解‘团团’、‘圆圆’的习性,将来和它们更好相处。”台湾饲养员说。
在“团团”、“圆圆”的2号熊猫别墅外,饲养员王进治正操着他的台北口音招呼两只小家伙。在他的旁边,堆放了很多新鲜的竹子,可“团团”和“圆圆”却对这名陌生人保持警惕,头扭向一边。“也许它们对台北腔调不熟悉。”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饲养员走上前,从果盆里拿出了几个苹果,扔给了“团团”、“圆圆”,它们很快就跑了上来,享受起口福。见到这一幕,王进治笑着说,看来要抓紧时间和“团团”、“圆圆”培养感情,加深印象。
做准备:拍摄“团团”“圆圆”身边物品
此次来川,台北市立动物园的动物专家还担负了重要任务——搞清楚熊猫爱吃的食物的特点,回到台湾后不让大熊猫感到口味有变化。徐吉财说,他已经拍下了雅安基地内“团团”、“圆圆”最爱吃的竹子的照片,要带回台北,寻找最相似的竹子。
徐吉财随身带着一把卷尺,大熊猫抽血时用的铁架、转运时笼子的尺寸等都一一量过。他说,只要是“团团”和“圆圆”会用到的物品都要记录,回到台北再进行复制。目前,台北市立动物园熊猫馆已经装修完毕。
运熊猫:特制新型钢笼空间大靠人抬
赠台大熊猫赴台的“行宫”是什么样的?据了解,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已经准备了特制的新型钢笼箱,四周密布了手指粗的通气小孔,在钢笼的前后两侧和上方分别有一个探视窗,可在运输过程中随时观察“团团”和“圆圆”的行为表现,并进行喂食。为了装抬平稳,钢笼安了4个扶手,方便人工抬运。
徐吉财说,“团团”、“圆圆”抵台后要经过一个月的检疫期,他们希望大熊猫能在春节前与台湾民众见面。由于台北市立动物园每日的客流量是8000-10000人,待“团团”和“圆圆”正式展出后,游客数量肯定会暴涨,届时,台北动物园将采取分时段抓号,排队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