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虎瀑、狮虎潭
在幽泉谷中,岩壁上有一挂瀑布,叫狮虎瀑,该瀑高约50米,宽约2米,瀑水飞溅而下,甚是壮观。狮虎爆下有一个深潭,叫狮虎潭。其潭水幽深,象一块墨绿玉,潭水面积约30平方米,水深约2.5米。狮虎潭前有两块巨石左右站立着,左边形似狮子,右边形似老虎,像两个忠实的守门大将军,镇守在狮虎潭前。官职文化长廊
轿顶山所在之地是南太行之脉气所在,颇有灵气。据辉县县志记载,此处为朝歌祖脉,且刘秀在打败王莽之前,率领众臣朝拜轿顶山时,从山脚到山顶,在不同的高度从九品到一品分封不同级别的官员。为再现古代官职文化之内涵,现依山势自下而上,在不同的山体高度,从九品至一品,修建了中国古代官职文化碑廊,使历史官职级别文化再现,从而激励人们踏1900余个人行步道台阶,怀积极向上的凌云壮志,不畏艰辛,敢于攀登,从“九品官职”步步登上“一品官职”,赏古代官职文化之底蕴,圆人生旅途之夙愿。三星洞
三星洞位于御马峰下,绝壁石雕而成。中国历来有“五福寿为先”的说法,人们常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来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为了迎合人们追求吉祥幸福、健康长寿的愿望,道教创造出了福、禄、寿三星的形象,“三星高照”,也就成了中国最为流行的一句对别人祝福的吉祥用语。 福、禄、寿三星崇拜,来源于中国远古对星辰的自然崇拜。它们的原型,均为星宿。寿星,又叫南极老人星,位于天狼星之南。主管天下一切人等的寿命,成为中国人崇拜的寿神。福星即木星,是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中的一颗,中国古代又叫“岁星”。木星成为福星,与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以及与此相关的民俗有很大的关系。古人将木星在天空中自北向西、南、东的运行划分为十二段,称“十二次”,又称“十二宫”。木星围绕太阳公转的速度,正好是地球的十二分之一。也就是说,木星每前进一宫,就代表了地球上的一年,所以木星也被称为“岁星”。由于木星标志着旧的一年的结束和新的一年的开始,所以它很早就成为人们在年终辞旧迎新时祭祀的对象。人们祈求岁星能够给新的一年带来好运、平安和健康,于是岁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降福的福星。禄神信仰同样来源于原始的星辰崇拜,民俗中又称为“文昌帝君”、“禄星”等。《史记·天官书》中说:“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在斗魁中,贵人之牢。”其中的司禄, 就是专管人间功名利禄的禄星。科举制度盛行以后,考取功名,成为古代士子们实现其报效国家、光宗耀祖的惟一途径。于是,主管人间爵禄的司禄星,就成了主宰士人命运的神灵,天下的读书人无不对它顶礼膜拜,奉若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