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360° >> 正文
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十大亮点解析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0-4-30 来源:新华网 点击次数:

    新华网上海4月30日电(记者许晓青、肖春飞、孟娜)4月30日晚8时许,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在黄浦江畔的世博文化中心拉开帷幕。在这一盛大的开幕式上,精彩频出,而最吸引人的十大亮点是:

    ——“荷花少女”圣洁鸣唱

    在开幕式的序幕中,数百名身着粉色长裙的中国少女如一朵朵亭亭玉立的荷花,伫立在舞台上,仿佛“和谐天使”。她们深情款款,露出微笑,并以圣洁的鸣唱开启上海世博会大幕。

    她们与宋祖英、成龙共同演绎《和谐欢歌》,展示出世博会东道主的自信与从容。少女们身后的大屏幕,是一片富有中国书画意境的水墨荷塘,初夏的荷花正迎风摇曳,掩映其间的景致依稀可辨,那是中国首都北京的北海和白塔。

    据了解,“荷花少女”来自上海的5所大学,均属于非专业的“本色”演出。

    ——巨型“白鸽”展翅翱翔

    序幕中,舞台上空出现了一只巨型“白鸽”,张开梦幻般的翅膀。“白鸽”由770个“浮球”组成,并以中国传统篆刻中“阴文”与“阳文”两种形式呈现。而这些“浮球”在此后的室内演出中,又将变幻出EXPO、波浪、世博会中国馆等造型。

    这一幕其实是由770台独立伺服电机在计算机控制下完成的。牵引“白鸽”的是770根含纳米技术的细线。

    ——《蓝色多瑙河》两度响起

    开幕式上,《蓝色多瑙河》两度奏响。第一次是在室内演出的《江河情缘》一幕,第二次是在室外灯光喷泉焰火表演中。

    这首由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久负盛名的圆舞曲,1868年在巴黎世博会上一鸣惊人。在当时没有电话、电视,更没有互联网的时代,竟迅速传遍世界。《蓝色多瑙河》已成为世博会历史上一个不可磨灭的文化符号。

    ——芭蕾·《长江之歌》

    这是中国脍炙人口的《长江之歌》诞生以来,最富有创意的一次呈现。在青年钢琴家郎朗的指尖,《长江之歌》将与《上海协奏曲》串在一起,以精巧的变奏形式亮相。

    随着《长江之歌》响起,155名中国优秀芭蕾舞演员出现在观众视线中,他们身着中西合璧的白底蓝边舞裙,如浪花般飞旋、跳跃……著名舞蹈家谭元元用足尖不停旋转,诉说人类文明脚步永不停歇。

    ——昆西·琼斯与谭盾合作世博歌曲

    美国音乐界成就卓越的艺术家昆西·琼斯与中国音乐家谭盾为上海世博会特别联袂创作的英语歌曲《Better City Better Life》在开幕式上闪亮登场。

    昆西·琼斯在上海世博会筹办期间曾前来上海采风,在洛杉矶完成最终创作时,还加入了上海方言中“我”“你”的发音,为副歌增色。谭盾推崇的“水鼓”乐器,也在演出中得到了使用。

发表评论: 】 
(作者: 责任编辑:李海芳)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