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20时30分,巴西利亚已经迎来星空灿烂的夜晚。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开始审议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报告。
《世界遗产公约》的187个成员国的800多名代表在巴西利亚湖畔的蓝树旅馆会场上,聚精会神地听着大会报告人介绍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历史、它的普世文化价值以及世界遗产委员会对该项目所做的初步评估意见。伴随着报告人的讲解,会场上巨大屏幕逐一展示出登封这个历史建筑群的地域图和实景图片。
这次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包括了观星台、中岳庙、太室阙、启母阙、少室阙、会善寺、嵩阳书院、嵩岳寺塔、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等8处11项内容。这些古建筑历经汉、魏、唐、宋、元、明、清,形象直观地展现了中原地区两千多年的建筑历史,是中国时代跨度最长、建筑种类最多、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代建筑群之一。
12年前,河南省就开始着手准备申报这一历史建筑群为“世界文化遗产”,以便更好地唤醒全社会的保护意识,同时也能让全世界都能分享中华民族这份丰富和珍贵的文化遗产。从2006年开始,在国家文物局和有关部门的关注,支持和指导下,河南省政府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要求,认真组织申报工作,加强保护措施和规划,精心维护这一文化遗产。当地民众也为这个历史建筑群的申遗付出了巨大努力。漫漫12年所付出的努力都凝聚在今天申遗一举成功的期盼之中。
申报项目是否能够列入“世界遗产”,由21个成员国代表组成的“世界遗产委员会”做出决定。在报告人介绍申报项目之后,世界遗产委员会代表要进行评议,并对审议结果报告进行表决。
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能够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不仅是得到了国际社会对其珍贵价值的认可,而且也将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而得到充分的保护。近年来,全球各国对申报和保护世界遗产的重视和关注都在增强。在今年的世界遗产大会上,就有3个国家是第1次提出申报世界遗产。此外,对世界遗产的评估标准也越来越严格。本次大会在审议斯里兰卡和越南的申报项目时,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一些成员就提出了质疑或有不同意见,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讨论和答辩。因此,从30日下午开始的审议进程进行得非常缓慢。今年世界遗产大会要审议38个新申报项目,“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虽然列在第14项,但是直到今天晚上才进入审议程序。站在会场之外的中国记者焦急地等待了两天,会场内中国代表团和河南省代表团更是疲惫不堪地在翘首期待。
报告人介绍之后,大会主席、巴西文化部长费雷拉请世界遗产委员会代表对此发表意见或是看法。在一阵静默之中,无一代表提出异议。唯一要求发言的爱沙尼亚代表也就说了一句话:“爱沙尼亚完全赞同将此项目列为世界遗产目录”。大会主席随即请报告人向大会提出对该项目的审议结果意见。审议结果认为,该项目符合世界公约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决定给予批准。大会主席再次征求各位代表对审议结果有何意见,代表们一致表示赞成通过。8时45分,大会主席郑重宣布:“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会场上即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来自河南省代表团的成员也兴奋地欢呼起来。出席会议的各国代表纷纷站起身来,列队向在场的中国代表团表示祝贺。
记者在现场采访了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他说,“世界遗产委员会对申报工作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需要我们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能有一点儿马虎。我们是唯一连续多年,每年都有文化项目登录世界遗产的国家。因此,别的国家对中国申遗项目更加的关注。”童明康强调,这次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成功申遗的原因是,今年中方有效地解释了“天地之中”这个中国古代天文学物象与至高无上的皇权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一概念对该地区的历史建筑、宗教、艺术的综合影响。这个解释得到了世界遗产委员会专家的一致认可。
郑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丁世显也对记者说,“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所具有突出的全球普遍价值是这次申遗顺利成功的重要原因。他表示,“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我们首先要按照《世界遗产公约》的要求,对世界文化遗产精心加以保护。其次,对其存在的内涵要深入的挖掘和认真的研究,使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让全球民众分享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