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360° >> 正文
温泉游:如何为旅游休闲经济“加热”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09-1-8 来源:经济参考报 点击次数:
    其次,市场看似“产品丰富”,实际上既有温泉游,也有热水游,也有热水混合药物、花瓣、牛奶的产品,或者以热水补温泉之不足的混合型。这已经成为业界公开的秘密,往往一个市甚至一个乡镇就有大大小小数十家温泉度假地,数百个温泉池,在没有制度保证的情况下,难免会有企业滥竽充数、以假乱真。
    广东、海南的温泉游走在国内前列,形式多种多样吸引了众多游人,如超声波水力按摩温泉、花草浴、中药浴、药酒浴、蒸汽浴、咖啡浴、石板温泉、瀑布温泉、冲喷温泉等,在此基础上还衍生了地中海小鱼保健、SPA按摩、蒸汽减肥等保健功能。
    但据专家介绍,广东、海南等一些原本只适合南方地区温泉开发的休闲形式,即使在我国北方很多地区,很多地方也原封不动地拿来就用。不少温泉景区采取“资金不足简单做,经验不足想象做”的办法,这些随意开发出来的“温泉”就可能造成企业间的恶性价格竞争,对真正的温泉企业来说也是一种打击。
    温泉休闲旅游市场的另一先天不足是缺少文化内涵,并间接导致同质化、价格比拼恶性竞争态势越来越严重,最终可能导致行业的恶性循环。 

    让温泉游早日告别“一头雾水”
    由此看来,日渐“升温”的温泉游,只有在标准、特色、文化三方面有较大突破,才能为旅游休闲经济持久“加热”。
    首先是行业标准的建立。中国国内一些省份目前已制订了一些温泉旅游业的相关标准,但专家认为,从全国温泉旅游行业健康发展的大局着眼,国家有关部门还理应尽快参考国外温泉旅游业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系统完整的成套标准,对旅游温泉标识使用规范、温泉旅游服务场所等级划分与评定、SPA经营场所等级划分与评定,进行标准化定义。这些条款要既能保证消费者到货真价实的温泉沐浴,并且享受到温泉旅游的情趣,也能保证温泉旅游中的安全。
    这个标准必须区分使用天然温泉和人工开采地热水的旅游服务场所(包括房地产)的品质认证标准。如果是温泉,那么水温多少度,矿物质含量有多高,有什么药效,都要公开透明。如果是热水,也至少应该公布一下卫生条件。如果是温泉加热水,或者又加了其他什么“营养品”,比例多少,这些都将有利规范行业的发展。
    其次是温泉景区开发模式必须特色鲜明。一个地区的温泉旅游开发,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认清自己的资源优势,弄清楚自己的特色是什么,拿到全国和全世界有什么优势,与其他地方的温泉相比有什么特点,这样才能在今后具备竞争力。二是找准市场定位是关键,温泉开发一定要有市场吸引力。首先要与健康旅游结合。三是开发一定要控制,要有规划。
    中国的温泉文化悠久。当温泉从专属于个别人的贵族产品,转变为走向市场的大众化产品的时候,温泉就不单单是浸泡的问题,其休闲、保健、养生的文化内涵才是最根本的,失去了这些文化底蕴,温泉最终也将失去客源。
    专家认为,新兴的温泉旅游区应当在注重文化品位的前提下,百花齐放,形成既有田园风情,又有现代风格;既有江南水乡情调,又有异国风采;既有宫廷式的服务,又有当代时兴的自助服务等多种特色模式。温泉线路的设计模式应当变得丰富多彩,比如,让温泉+生态游、温泉+农家游、温泉+观光游、温泉+民俗游等等在旅行社的线路中频繁呈现。
    我国拥有丰富温泉资源,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已发现温泉达3000余处。
    “我不在温泉就在去温泉的路上”。当前这样一个群体追逐温泉的表面是欲望,背后却是回归,预示人们朝着“生态、健康、休闲”的态度靠近的时代的到来,这也正是现阶段中国温泉旅游休闲难得的发展机遇。

发表评论: 】 
(作者:王立武 责任编辑:张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