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情】墓内发现三具遗骸
考古发现的“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刀”石牌,会不会是曹操将其兵器赏赐给大臣,大臣去世时,将此物带到了自己的坟墓内?有记者提出了疑问:这个会不会是曹操大臣的坟墓?
对此,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考古与古文字学家郝本性表示,墓中发现了多个石牌,都标有“魏武王常所用”的字样,而这些都是曹操生前贴身使用的东西,即使曹操将其赏赐给下属,也不可能将这么多自己常用的器物赏赐给同一个人。尤其是其中一个石制枕头,这种东西是不太可能赏赐给大臣的。
墓中的男子年龄和身份,又是如何确定的呢?“鉴定过程当中,我们使用的方法非常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博士王明辉,是进行人骨骨龄鉴定的专家。据他介绍,在曹操墓中发现一男二女,一共三具遗骸。其中,男性遗骸保存不太好,只存留有颅骨上半部分和其他一些遗骨,对其年龄,只能判定为60岁左右,限于遗骨保留得少,很难对尸体主人的年龄再次精确。另外,一名女性被鉴定为生前50多岁,一名女子被鉴定为年轻女子。王博士表示,根据科学鉴定,这几具遗骸的骨质疏松程度较小,证明主人生前营养程度均比较高,这与他们的身份相匹配。
【意义】曹操墓发掘影响深远
“曹操墓是一个时代和历史的载体。”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著名汉魏考古学家刘庆柱表示,因为此前该墓已经被盗墓者“光临”多次,发掘的难度相当大,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刘庆柱说,曹操高陵墓的发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一,这一发现印证了文献中对曹操高陵墓的位置、曹操的谥号、他所倡导的薄葬制度等有关记载是确凿可靠的信史。
第二,曹操高陵墓的发现,让人们新获了许多历史信息,必将为曹操及汉魏历史的研究开启新的篇章。
第三,发掘成果为汉魏考古树立了准确的年代标尺,相关领域的研究必将获得新的突破。而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墓葬及有关遗存的保护展示,必将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刘庆柱说,曹操高陵墓的发掘,有许多工作仍在进行中,如陵园建筑、墓地布局的相关调查等。在曹操墓的周围,很有可能发现陪葬墓等。因此,文物部门在保护曹操墓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其他遗迹的保护,争取做到“发现一个点,保护一大片”。
历史上,曾有曹操七十二疑冢的传说,专家是如何看待这种说法的呢?曹操墓内到底是什么样子?在召开新闻发布会之前,今报记者获准深入地下十余米,探访地宫,为读者展现真正的曹操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