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统治时间长达600余年,由于自然灾害和内部王伟纷争,迫使商王多次迁都,最后将国度迁到了“殷”,就是今天的安阳。1928年考古科学家在这里开始了考古发掘工作。妇好墓是殷墟发掘半个世纪以来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墓葬,也是王室墓葬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随葬物器的品种,数量和带有铭文的铜器之多,在殷墟发掘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妇好墓出土的青铜器,不仅数量多,而且件件精美绝伦,鸮尊就是其中之一。
鸮,俗称猫头鹰;尊,酒器。用鸟的形象做成青铜礼器在当时非常盛行。猫头鹰是食肉类猛禽,生活习性与大多数鸟类不同,昼伏夜出,在商人眼里充满了神秘感,这种神秘感久而久之就转化成一种神圣的宗教情感,成为商人顶礼膜拜的偶像,因而鸮的形象常常出现在礼器上。
鸮尊的价值体现在造型设计和装饰艺术上。尊采用了鸮鸟站立的姿态,它昂首挺胸,气宇轩昂;圆睁的双目,透露着狡黠的天性;矫健的身躯十分威武,看上去更像一个骄傲的武士。但鸮尊在造型设计上并非完全写实,而是服务于器形的需要。如为使器形获得稳固的支撑,有意将鸟尾下拉,与其站立的双足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的支点,这种变形夸张手法的运用,既简介明快,又符合美学的标准。鸮尊的装饰极为华丽。此时由于受到当时宗教思想的影响,朴素的原始装饰艺术开始想宗教化和宫廷化方面发展,追求繁缛华丽通体满花的风格。在通高仅有45厘米的鸮尊之上,布满了八种纹饰,每一种纹饰都可以独立表现,同时又相互勾连缠绕,将这个神秘的夜的使者装饰得更加华丽肃穆。
依据鸮尊壁上的“妇好”铭文,它的主人应该是妇好。考古学家结合出土的这一时期的甲骨文进行考证,发现“妇好”二字多次出现在卜辞上。这些丰富的记录告诉我们:妇好是商代第二十三代王武丁的妻子,曾代替她的丈夫主持过祭祀,率兵征战四方,最多率兵13000人征伐过西部的羌族,在她的墓中还出土了象征政治军权的大铜钺,证明妇好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女“将军”。据说妇好死后,武丁曾在梦中多次梦到她,说明妇好生前备受宠爱,加之此时正值国立强盛的时代,能为她随葬如此众多的随葬品就不难理解了。妇好墓是唯一一座能与文献记载联系推定墓主身份的王室墓葬,对研究商代历史以及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礼制和青铜器断代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妇好鸮尊现存于河南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