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出行资讯 >> 正文
周口:淮阳芦苇画入选国家级“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3/2/14 来源:周口市文广旅局 点击次数: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布了66个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周口市帮助残疾家庭绘制就业画卷的淮阳芦苇画入选2022年国家级“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传承人葛磊、谷穗带领残障青年在淮阳芦苇画非遗工坊加工制作芦苇画

      非遗工坊是指依托非遗代表性项目或传统手工艺,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带动当地人群就地就近就业的各类经营主体和生产加工点,是各地开展非遗保护、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在带动当地群众就近、灵活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8年,“淮阳县金穗子芦苇工艺有限公司”依托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淮阳芦苇画”,成立“淮阳芦苇画非遗工坊”。该非遗工坊以广大残疾人士为重点帮扶对象,通过发挥他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手工制作等方面的优势作用,向他们传递生活的信心和力量,推动他们在创作中实现康复、在康复中得到成长、在成长中感受快乐,为他们就业创业营造了良好氛围。
       目前,该非遗工坊共计拥有持证非遗项目负责人89人,代加工户67家,合作景区32家,合作出口商3家,工坊年销售额达到560多万,直接间接带动经济效益800万。累计培训残疾人803人,安置稳定就业96人,辐射带动近500人就业,帮助100多家弱势残障人士家庭实现就业脱贫,平均年收入超过6万元,为众多残障人士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生存技能,找回了生活自信,实现了社会价值。

 

淮阳芦苇画——民族之魂

淮阳芦苇画——竹禽图

发表评论: 】 
(作者:周口市文广旅局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