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资讯 >> 正文
汝南:传统手工技艺焕发时代光彩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4/7/30 来源:驻马店日报 点击次数:

        7月25日,记者走进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三桥镇臻头河村的戏靴制作涂家家庭作坊,样式颜色各异的靴子整齐地摆放在一起,红绿相间的鞋面花朵鲜艳,做工考究,针脚细腻,可谓巧夺天工。

       近年来,汝南县深入挖掘源远流长的文化资源,积极引导手艺人、设计师、艺术家带动群众开展传统手工技艺创作生产,实现传统工艺与乡村文化振兴同频共振、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交织共生,使其成为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样式颜色各异的靴子 席虎成 摄

       “汝艺戏靴”,是已经传承百年的民间手工技艺。据《汝南县志》记载,清末时期,汝南县称为汝阳县,境内有京剧、评剧、河北梆子、河南梆子、道情、曲子、二夹弦、越调等戏曲种类。汝南特色的罗卷戏更是遍及乡里。于是,传统戏装之一的戏靴制作,在这个得天独厚的环境中日益成熟,成为有名的“汝艺戏靴”。

       功底深厚的艺术家们纵使有浑身本领,如果没有一双专业、合适的戏靴,也是难以施展。据“汝艺戏靴”涂家第三代传承人涂全新介绍,制作戏靴需经过切样、穿麻线、鞋底打孔、割口、纳鞋底、修边、打磨、上鞋面、烘干、抹粉等工序。从武生靴到花脸靴、判官靴、虎头靴等,他擅长制作的戏靴有几十种。

       戏靴制作最重要的是靴底,非常考验制靴人的手艺。“汝艺戏靴”从未停止创新之路,如今鞋底采用数百层麻纸加一层牛皮压制而成,穿着在舞台上行走,轻便、稳当、有弹性、不易崴脚,可以帮助演员呈现完美的演出效果。

       “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戏靴,让这门手艺得到很好的传承。”涂全新说。

       刀笔生花,葫韵天成。在汝南县留盆镇周庄村葫芦雕刻非遗传承工作室,桌子上、展柜上,几乎所有的闲余空间都摆满了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葫芦。一手紧握刻刀、一手转着葫芦,汝南县葫芦刀刻技艺第四代传承人赵广用娴熟的技艺刀法创作着一件件内涵丰富的作品。

      把世间的美好“搬”到葫芦上,赵广赋予了葫芦新的生命。据他介绍,葫芦雕刻技艺讲究的是慢工出细活,葫芦选好之后,先用铅笔打稿上去,再用刀或者针在葫芦表面进行阴刻,来体现中国传统绘画山水、花鸟、人物和书法,然后涂上松墨,令其线条明晰。

      葫芦雕刻,是集书法、绘画、篆刻为一体的手工技艺。赵广的父亲和姑父都曾是木雕师傅,受家庭环境影响,他自小便受到传统手工技艺的熏陶。从校园到社会,赵广又学习了绘画、书法,从艺术中汲取灵感,丰富人生阅历,为从事葫芦雕刻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葫芦寓意“福禄”,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随着历代民间艺术家的不断发展创新,汝南葫芦雕刻已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非常珍贵的艺术收藏品。

       用葫芦的方寸地演绎大千世界,赵广已在这条路上坚持了20多年。“这个事情,我是要做一辈子的。”赵广内心无比坚定。

发表评论: 】 
(作者:席虎成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