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角逐,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主办的“2014中国城市榜——全球网民推荐的最中国美食城市”网络互动活动的投票环节终于圆满结束,开封顺利当选,成为名符其实的“最中国美食城市”。
活动自5月20日正式启动以来,得到了全球各地网民的热烈关注,中外网民纷纷参与线上投票并留言,为自己心目中的中国美食城市助威呐喊。开封网友也不甘示弱,通过在开封社区发帖、微博、微信等形式积极宣传,用自身的行动将开封美食分享给世界,争取让更多的人了解开封美食。“中国城市榜”活动主办方将于10月举办2014中国城市榜“最中国美食城市”颁奖典礼。届时,活动指导单位领导、入围城市代表、驻华使节与海外驻华机构代表将出席颁奖仪式。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一些开封的特色美食,吃货们赶快用舌尖去丈量开封美食吧!
开封灌汤包
灌汤包,汉族特色小吃。早在北宋市场上已有售卖,当时称灌浆馒头或灌汤包子。著名产地有开封,西安等地。灌汤包就是包子里面有汤。灌汤包以前是北宋皇家食品.开封灌汤包不仅形式美,其内容精美别致,肉馅与鲜汤同居一室,吃之,便就将北国吃面、吃肉、吃汤三位一体化,是一种整合的魅力。
吃开封灌汤包子,看是一个重要的过程。灌汤包子皮薄,洁白如景德镇细瓷,有透明之感。包子上有精工捏制绉折32道,均匀得不行。搁在白瓷盘上看,灌汤包子似白菊,抬箸夹起来,悬如灯笼。这个唯美主义的赏析过程,不可或缺。吃之,内有肉馅,底层有鲜汤。开封人吃灌汤包子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先开窗,后喝汤,再满口香。”
吃灌汤包子,汤的存在列第一位,肉馅次之,面皮次之。汤如诗歌,肉馅是为散文,面皮为小说。因为小说是什么都包容的,散文精粹一点 ,诗歌便就是文中精华了。故此,吃罢灌汤包子,率先记住了汤之鲜,肉馅是近乎于汤进入味觉感观的,面皮除去嚼感,几乎可以忽略。此便是南人吃北国之体验,未知北人是否列面为第一位。
开封桶子鸡
桶子鸡是开封特产名菜,以其色泽鲜黄,咸香嫩脆,肥而不腻,越嚼越香几大特点而出名。其主料是鸡,主要烹饪工艺是煮。说到桶子鸡就要先说一说开封的百年老店“马豫兴”,马豫兴在国内很多地方都有打着他的旗号开的店,大家也许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但说到它的全称“金陵教门——马豫兴”就很少人知道了。
从它的名字上看就知道马豫兴其实并不是开封土生土长的,马豫兴的创始人是马永岑,马家原是云南的回民,家势显赫,大致在清朝顺治年间,吴三桂拥兵入滇,马家受到极大影响,于是迁到了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开设了商号“春辉堂”,到了咸丰年间,由于太平军和清廷之间的征战,金陵处于兵火之中,马家在马永岑的带领之下来到了开封。当时在开封开的商号叫“豫盛永”,主要经营南北食货。马永岑针对中原盛产鸡的情况,结合南京鸭制品的加工方法,苦心钻研,以母鸡为原料,不开膛,不破肚,使鸡成为桶状,做出了新的品种--“桶子鸡”。
当时就十分受人欢迎,到了同治三年(1864年)马永岑又开了新店,起名叫“金陵教门——马豫兴”,教门表示他信奉的是伊斯兰教。时过境迁,今天桶子鸡的做法早已被开封的广大商家所熟悉,有些店的桶子鸡比起马豫兴丝毫不差。
鲤鱼焙面
鲤鱼焙面是“糖醋软溜鱼焙面”的简称,它是河南开封当地一道著名的汉族菜肴,也是“豫菜十大名菜之一”。来开封旅游不品尝一下糖醋软溜鱼焙面,那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一件事。糖醋软溜鱼焙面是由糖醋熘鱼和焙面两道名菜配制而成。
鲤鱼焙面选料严格,制作精细。它是用开封黑岗口至兰考东头这段黄河出产的鲤鱼(重一斤左右)。这种鱼肉味纯正,鲜美肥嫩。鲤鱼经过初步加工后,两侧剞成瓦楞花纹,下入热油锅内炸透;加以白糖、香醋、姜末、葱花、料酒、食盐等调料,对入开水,用旺火热油烘汁,至油和糖醋汁全部融合,放进炸鱼,泼上芡汁即成。
“焙面”以称“龙须面”。起初面用水煮食,后来,不断改进,过油炸焦,使其蓬松酥脆,吸汁后,配菜肴同食,故称“焙面”。
汴京烤鸭
汴京烤鸭,顾名思义就是指开封烤鸭,豫菜传统美食,豫菜十大名菜之一,北宋延续至今历史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