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记者获悉,自7月22日起,中国文字博物馆“文化润疆”系列活动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举行。不论是布展于哈密市巴里坤县的“文字里的中国——家国情怀”特别展,还是布展于哈密市博物馆的“汉字之美——中华汉字展”,均为当地群众带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文化盛宴。
据悉,7月22日,中国文字博物馆“文字里的中国——家国情怀”巴里坤展馆揭牌仪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里坤县松峰书院举行。此展馆不仅是巴里坤县与中国文字博物馆精心策划的重要文化项目,也标志着豫哈两地文化交流新篇章的开启。展览围绕“家与国”主题展开,以文字为切入点,分为“何以为家”、“何以为国”和“家国相依”三个单元。通过深入解读汉字背后的奥秘,揭示汉字中蕴含的家国观念,让观众在观展时感悟一脉相承的家国情怀,激发参观者的文化自信与历史自信。
7月28日,中国文字博物馆“汉字之美——中华汉字展”在哈密市博物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为期两个月,共展出130件文物及辅助展品,依托陶器、甲骨、青铜器、纸本等多种文字载体,全面展现了汉字的历史演变与艺术魅力,凸显了汉字在推动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该展览通过帮助新疆各族人民更好地理解汉字作为中华文化核心元素的重要性,对于增强新疆地区文化发展、文化融合以及民族团结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7月末,来自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100名青少年走进位于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探寻汉字的演变历程,共赏汉字之美。
7月27日至7月28日,“殷洹文化润边疆”系列活动之“中华字都夏令营”研学活动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举办,百余名新疆青少年在这里深度了解和感受汉字的起源、发展及传播轨迹。活动现场欢笑不断,成语翻翻乐、文字华容道、甲骨文韵律操、雕版印刷等多种形式的别样体验,让参与者沉浸其中,赏文字乐趣,品汉字之美。新疆各族青少年通过此次活动充分感知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发展脉络,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
下一步,中国文字博物馆将与新疆哈密市及其他地市、单位通过建立长效联谊机制,持续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为两地人民提供更优质的文化资源。据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派出数名小学生来中国文字博物馆参加总台2024年新学期“开学第一课”的录制。
有文化,必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打造“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的排头兵,该馆将继续深入挖掘汉文字承载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今年9月,中国文字博物馆还将把殷商甲骨文字、汉字文化及其传承发展等内容带到哈密市20余所学校的课堂当中,助力新疆各族学生深入了解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