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驱动下 济源打造文旅融合新范式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4/6/29 来源:大河网 点击次数:
历史是城市的记忆,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近年来,济源“一核两带多点”的文旅产业发展格局展露芳容,以“一山一水一精神”为代表的文旅宝藏绽放光芒。
在新质生产力的浪潮中,济源的文化旅游产业向“新”向“融”发展劲头十足,济源示范区正全面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创新推进“6+2”融合发展模式。从王屋山天坛金顶灯光秀到承留镇“村BA”赛事,从白银文创跨界出圈到星空露营地兴起,济源文旅融合故事不断上演。
如今,以王屋山创建5A级景区为引领,济源正奋力打造文旅融合、康养结合的示范高地。这座城市正紧握新质生产力之手,让“+文旅”模式焕发出全新的活力。
多元融合
“+文旅”模式激发全域旅游新活力
以山水为底色、文化为灵魂、旅游为纽带,济源文旅近年来不断拓展文旅产业边界,通过“+文旅”模式,推动农业、交通、商业、体育、工业和教育等多业态深度融合,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
从诗画田园休闲线路到跨界合作推出的多样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济源正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文旅融合生态系统,为实现“引客入济”的战略目标提供强劲动力。
在农文旅融合方面,济源打造了“一路一景、一路一特色”的诗画田园休闲线路。露营地、花海、民宿、驿站串联成珠,让游客在四季变换中体验乡村之美。春赏花、夏戏水、秋摘果,处处洋溢着乡村振兴的活力。
交文旅融合则为游客提供了“快进慢游”的深度体验。“黄河古道”和“太行天路”两条一号旅游公路在济源交会,南太行旅游公路、沿黄旅游公路等铺就了融合发展的幸福路。自驾游客可以沿途欣赏繁花似锦的景观,感受济源独特的自然和人文魅力。
商文旅融合点亮了济源的“夜经济”。夜憩、夜文、夜游、夜娱、夜食等多元业态交相辉映,营造出热闹非凡的“烟火气”。滨水风情“夜憩”消费带、商旅融合“夜游”消费带等特色项目,丰富了游客的夜间体验。
体文旅融合则让体育赛事成为旅游新亮点。从“篮球文化之乡”到自行车公开赛,再到全民健身登山公开赛,体育赛事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为一项赛事奔赴一座城”。
工文旅融合为济源留住了珍贵的工业记忆。中国银都的文创产品远销海外,老工业遗址如“531铁路公园”“豫光记忆”创意园等正在成为城市新地标,展现了工业文化与现代旅游的完美结合。
学文旅融合则让济源成为一座“行走的课堂”。作为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实验区,济源正打造“愚公移山全龄研学之都”,让游客在旅途中感悟“愚公移山、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
这种多元化的“+文旅”融合模式,不仅丰富了济源的旅游产品,还延伸了产业链,提升了游客体验。通过整合各类资源,济源正逐步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全域旅游格局,吸引更多游客深度体验这座城市的魅力。
创新引擎
以5A级景区创建引领文旅产业升级
济源的文旅融合不仅体现在各个领域,更体现在整体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上。通过多业态融合的“+文旅”模式,济源正逐步构建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旅游生态系统,不断提升其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随着济源文旅不断创新发展,王屋山创建5A级旅游景区的工作正在按下“快进键”,成为文旅升级的新引擎,推动济源步入转型升级的“快车道”。
当下,济源王屋山锚定5A目标,紧扣“愚公故里—王屋山”文化主题定位和“山高水长物象千万”形象宣传定位,按照“山下—愚公移山”“山中—山高水长”“山上—黄帝祭天”的空间布局,培育新业态、延伸产业链、提升体验感,打造济源文旅新“IP”。
与此同时,济源积极探索国有景区与民营景区、景区旅游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从产品端入手,推出了王屋山片区、南太行片区、中心城区三条精品游线,吸引更多游客走进济源。游客可以在城市品读历史、慢行体验、悟文化精髓,到乡村看山望水、忆乡愁,去景区观景游憩、悦身心。
未来蓝图
打造文旅融合发展的示范高地
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肩负打造文旅融合、康养结合的示范高地的使命,济源正在推动文旅文创融合答卷上奋笔疾书,将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产业优势,实现由资源、产品到品牌的创意转化,由高地、高原到高峰的创新转化,将当下的“出彩”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地“扩圈”。
如今的济源正在高质量推进G327王屋山景区段立交改造、愚公群雕广场提升、天坛金顶打造、地质博物馆升级等重点项目,同时,高品位谋划天坛金顶灯光秀、愚公移山情景剧等沉浸式体验项目,以全新的视野,探寻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密码”。
未来,济源还将在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继续探索和实践,通过深入挖掘和整理本地文化资源,结合现代科技和创意手段,通过多元化的融合发展模式,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相信随着5A级景区的创建和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济源的文旅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成为河南乃至全国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
(作者:王银萍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