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高维岳,峻极于天。如果说黄河是滋养华夏儿女生命的母亲河,那么嵩山便是造就华夏民族性格的父亲山。
中岳嵩山,郑州的一张灿烂文化名片,作为中原文化的源头和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为郑州的未来和发展提供不竭精神源泉。
畅游嵩山 燃点不断的文旅盛宴
2023年五一假期,夜游嵩山火爆出圈,全国各地游客闻声前来,争先恐后登上峻极峰顶观云海、看日出。“夜游嵩山”话题连续登上同城榜,全网播放量超亿次,一度成为热门话题。
中岳千年古庙会、夜游嵩山、武周封祀盛景、功夫市集……五一假期,嵩山景区为广大游客奉上了“烟火气息与嵩山文化沉淀深度融合”的文旅盛宴,近30万游客走进天地之中,登嵩山、观云海、看日出,游登封、品美食、赏夜景。嵩山景区各类文旅活动精彩纷呈、燃点不断,文旅融合消费市场迅猛增长。
仰望嵩山 底蕴丰厚的文化圣山
嵩山天下奥,奥在文化的古老和厚重。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嵩山见证着地球运动的发展变迁,孕育、引领着嵩山文明的诞生,因其古老而丰富的阅历,嵩山被地质学家称为“五代同堂”,被地质爱好者称为“地球万卷书”。
嵩山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少林功夫等闻名世界,嵩阳书院是北宋四大书院之一。
禅宗祖庭,道教洞天,儒学圣地。儒、释、道三教汇集,嵩山拥有众多的文化历史遗迹,被誉为我国历史发展的博物馆,有“中华民族的文化圣山”“中华民族的父亲山”“东方的奥林匹斯圣山”之称。传说中的人文始祖黄帝在以嵩山为中心的大嵩山地区建都立业治天下,建造宫室,发明指南车,制订婚丧礼俗,发展农桑生产,很多重大活动都在嵩山地区。
武术文化、医学文化、黄帝文化、河洛文化等嵩山文化是中原文化的精髓。嵩山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嵩山文化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无愧于“古老的山、神秘的山、文化的山”等一连串美誉。
2004年2月,嵩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地质公园。2010年8月,坐落在嵩山腹地及周围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少林寺、东汉三阙、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观星台 登封市融媒体中心/图
禅武嵩山 震铄古今的少林功夫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每天凌晨时分,晨曦微露,嵩山少林寺在厚重悠远的钟声里苏醒。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这座红墙灰瓦的千年古刹庄严而富有生机,日复一日迎接着八方来客,年复一年传承着少林文化。
古往今来,禅宗祖庭少林寺吸引了众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他们在这里立碑刻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林碑刻文化。
天下功夫出少林。作为中华武术中体系最庞大的门派,少林功夫发源于嵩山少室山下,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的“少林寺”,其武功套路高达700种,因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又有“武术禅”之称,因风格突出、特点鲜明、文化内涵深厚而享誉中华武坛。少林功夫作为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和人类文明的生动展示,2006年被列为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少林寺千佛殿内,石砖地面上4排48个站桩坑,是少林武僧日复一日、勤勉习武的印记,令游客惊叹,耳畔仿佛回荡着武僧们练功时铿锵有力的呐喊声……
青春嵩山 推陈出新的文创宝藏
嵩山、黄河在郑州的“邂逅”,奠定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催生了黄帝部落的诞生、发展和文明统一。
嵩山、黄河孕育的华夏文明发祥之地,诞生了福泽后世的人文始祖黄帝,留下了“文明胚胎”的河洛古国,它们共同演绎的起源历史,定格了早期中国最为绚烂的文明华章。
开发保护现有宝贵的嵩山文化资源,理清“山河祖国”内在深厚逻辑和纽带,打造足以令每个郑州人感到自豪和骄傲的文化名片。这些名片将在当下和未来,发挥出更加持久与强大的精神力量!
郑州将进一步加快文化资源创新利用,梳理嵩山文化历史脉络,凸显郑州“北临黄河、西依嵩山”城市特征,促进非遗、民间艺术、影视动漫、创意设计等文化元素与旅游相结合,推出一批体现文化内涵、契合现代审美的文创产品;打造《只有河南》《黄帝千古情》《黄河颂》等重点演艺项目;不断提升《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水月洛神》《风中少林》等精品剧目演绎水平。
郑州地区在早期中国“造山、造水、造中华”的开创性历史地位,是黄河奔腾涛声中璀璨的明珠,是拂去3600年历史风沙的青铜铸鼎,是人文始祖黄帝的故乡,也是5000多年前河洛古国精美的骨质蚕雕——这些烙印,汇聚成“山河祖国”的文明主题,令人深切感受到来自郑州文化宣言的自信与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