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资讯 >> 正文
博爱:谱写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新篇章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4/7/26 来源:博爱融媒号 点击次数:

        在焦作市博爱县有一个宛如世外桃源的村落——西张赶村。曾经,它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乡村,但如今,凭借着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严格落实省市部署安排,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围绕发挥民居风貌、生态资源、乡土特色优势,高质量高标准推进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成功打造了“太行竹林水乡”特色文旅新业态,成为中原地区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地。

        突出特色,再现“竹林水乡”好风光。西张赶村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成效显著,实现了从普通村庄到“竹林水乡”的华丽转变。西张赶村狠抓人居环境提升,通过开展治理“六乱”“六清”、村庄清洁日、竹林清洁行动等,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以家庭“小美”聚合村庄“大美”,每月开展“五美庭院”和“孝老爱亲”的评选活动,大大提升了村容村貌,改善了村内人居环境;着力保护特色民居风貌,切实解决私搭乱建等问题,还原砖墙瓦房低层建筑原貌,通过修缮古水井、建设怀源亭、赋能村史馆,保护了村庄特色民居风貌;抓好水环境治理,改造提升村内污水处理设施,开展村东泉组河清淤等工作,在环村河道内种植莲花、芦苇,在河道旁栽种多种果树及景观树,凸显“太行竹林水乡”特色。

西张赶网红打卡点 司都 摄

        发挥自身优势,推进乡村旅游综合开发。在环境整治的基础上,西张赶村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全力推进乡村旅游综合开发。西张赶村以竹文化为抓手,对竹林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开展竹林清洁行动,建设林间步道,实施亮化工程,引入雾森系统,精心打造了竹语步道、故园老屋、竹林书屋等一系列诗意休闲场景,极大丰富了村内群众的阅读体验和精神文化生活,构建了西张赶村涵育文明风尚的精神家园。

        为了让竹乡风貌和竹林文化更加具象化、场景化,西张赶村巧妙地将竹编、竹栅栏、竹门楼等竹元素嵌入村庄建设。这些竹元素不仅为村庄增添了独特的韵味,也让游客在不经意间就能感受到竹文化的魅力。此外,村里还以书法形式呈现与竹相关的诗词联句,将文化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除了利用竹资源,西张赶村还积极盘活闲置宅基地。曾经,这些宅基地被旱厕、养殖棚等占据,不仅浪费了土地资源,也影响了村庄的整体环境。经过改造,10余座空心院被规划成了便民菜园、打卡拍照、休闲纳凉、亲子互动四个功能区,打造了专属于西张赶的时光空间。在便民菜园区,游客可以采摘新鲜的蔬菜,体验农耕乐趣;打卡拍照区则布置了各种精美场景,让游客留下美好的回忆;休闲纳凉区提供了舒适的座椅和遮阳伞,是人们放松身心的好去处;亲子互动区则设置了各种亲子游乐设施,让家长和孩子在互动中增进感情。

        西张赶村的成功“出圈”,得益于坚持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该村积极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深入领会其核心理念和方法,并结合自身实际加以运用。通过学习其他地区的成功案例,获取了宝贵的发展思路和策略;在开发旅游资源、推进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确保村庄的可持续发展;突出特色优势,围绕发挥民居风貌、乡土特色等优势,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太行竹林水乡”品牌;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带头作用,积极组织和引导村民参与村庄建设和发展,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2023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西张赶村共吸引省内外游客8万余人次,一日四次登上央视,这无疑是对西张赶村发展成果的最好肯定。游客纷至沓来,不仅为村庄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也让这个美丽乡村成为人们美好的乡愁记忆。

        西张赶村通过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也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让村民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展望未来,西张赶村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进一步挖掘和弘扬乡村文化,努力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更加生动的实践样本。

发表评论: 】 
(作者:司都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