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会直播太震撼了,一盘棋局穿越千年神都洛阳。”4月10日,在洛阳牡丹阁景区,江苏游客徐女士被第4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式的“牡丹幻城之夜2023”晚会“种草”,带着爱人来了一趟说走就走的旅游。
牡丹文物展陈多元纷呈、全息成像动态演绎、大型《国色》琉璃壁画和牡丹元素珍贵文物……在展馆里,动态的《洛神赋图》、大型群雕“九贤赏牡丹”、全息幻影成像《牡丹亭》让徐女士停下脚步,拍照记录。
“牡丹花开四月,如何通过数字科技手段让牡丹一年四季绽放光彩,这是景区建设之初,我们就开始思考的问题。”洛阳文旅集团牡丹阁景区负责人段磊介绍,通过3D建模、3D投影等技术将静态文物进行动态演绎,牡丹阁“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的沉浸式体验,擦亮了洛阳“国花牡丹”文旅品牌。
在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中心,项目已进入最后的装修施工阶段。建成后,这里将成为集珍品收藏、陈列展览、活态展示、教育研学、互动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中心,成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新地标”,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更好保护传承非遗、增强文化自信。
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部署要求,去年,洛阳发布《洛阳市“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洛阳文旅融合发展的总体定位,提出以打好“黄河文化”“盛世隋唐”“伏牛山水”“国花牡丹”“工业遗产”五张牌为抓手,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华夏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全国沉浸式文旅目的地、全省文化中心。
打好“黄河文化”牌。积极对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南段)建设保护规划》,谋划实施沿黄旅游带通景线建设,打造黄河文化与旅游融合示范带。
打好“盛世隋唐”牌。加快推进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项目建设,积极融入郑汴洛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
打好“伏牛山水”牌。出台《洛阳市加快伏牛山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持续推动伏牛山片区全域旅游创建和度假游转型。
打好“国花牡丹”牌。深化牡丹文创和沉浸式赏花产品开发,拓宽牡丹园业态,提升牡丹园观赏品质,讲好洛阳牡丹故事。
打好“工业遗产”牌。推动中国工业博物馆建设,培育红色工业文化旅游品牌,推动涧西老工业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和工业研学基地(营地)建设。打造洛阳工业文创中心,活化东方红、洛铜、洛矿等工业IP。
围绕打好“五张牌”,洛阳市加快文旅重点项目建设,去年,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洛阳牡丹博物馆等19个项目建成。隋唐洛阳城中轴线贯通及业态打造、伏牛山旅游公路等项目加快推进。
洛阳市政府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当前,洛阳正抢抓文旅市场快速复苏的机遇,聚焦“文旅文创成支柱”目标,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全面提升“河洛之源、礼乐之根、丝路起点”等历史文化品牌,持续擦亮“牡丹文化之都、文创艺术之都、剧本娱乐之都”等城市名片,持续创新打好“五张牌”,加快建设全国沉浸式文旅目的地,为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