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郑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不断推动研学旅游精细发展,开设体验式学习、研究型特色课程,促进‘研学+科普+实践+旅游’深度融合,注重历史性、知识性、探索性和趣味性,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成长平台。
1、体验考古也是乐趣
新郑市郑国车马坑遗址博物馆以“沿着历史的车辙,追溯车马的演变”为研学主题,专门设置了具有教学功能的阳光教室,摆放了许多历史文物书籍和车马拼装摆件,同时还开设有车马文化课题、木版拓片、沙坑考古、实地勘探等一系列考古研学实践项目。博物馆王聪馆长表示“以前主要是图片和文字,现在随着3D拼图、视频等现代元素的加入,郑国车马坑遗址博物馆的历史科普宣教变得更具趣味性,更受广大青少年喜爱,力求让青少年体验一段难忘的考古研学之旅”。
2、城墙遗迹也是课堂
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展“创越千年 筑梦未来”主题研学活动,带领同学们了解古代城墙的建造方式,体验古代工匠的劳动智慧是一种结合了历史文化和教育的体验活动。在老师的讲解中,学生们能进一步了解城墙的发展和建造目的,知道城墙的夯筑方法,同时也能了解郑韩故城的历史。通过参与夯筑城墙的过程,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着力为中小学生打造认识历史、了解文化、保护文物的综合素质教育基地。
3、礼敬先贤也是传承
欧阳修陵园纪念馆以学校为辐射源,开展“拜一代文宗 咏千古诗词”主题研学活动,通过穿汉服缅怀先辈、虔诚祭拜,诵欧阳修名篇《醉翁亭记》及经典名篇,在全社会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掀起诵读经典的热潮,在诵读中培养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勤学自强的优良品质,努力营造浓郁的诵读研学氛围。不仅能让孩子走出教室在大自然的环境中诵读经典,更能开拓视野提升学习兴趣。研学游活动也让学生从学校课堂走进纪念馆课堂,近距离的了解了欧阳修,感受一代文宗的精神文脉传承,同时根据学生群体特点,量身定制研学服务。
4、了解文物也是学习
“拓历史之痕 印文化之迹”。新郑博物馆主要以介绍中国古代瓦当的简明发展史,解读瓦当上文字、图形和图案的文化内涵为研学内容,讲述不同时期瓦当上的历史背景和故事对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和平幸福,福寿安康的美好心愿。同时拓印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实际操作,让同学们亲身体验拓片制作的过程。新郑博物馆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带领同学们切实感受到了古老拓片技艺这一传统文化的魅力,是中小学生研学的好去处。
5、探索科考 也是提升
“考院邀你考状元”,同学们化身古装小考生,走进考院博物馆了解中国科举制度和新郑科举考试方面的相关历史文化,参观科举历史、考院春秋、学优名仕、文韬武略、科考人生五个展览环节,通过多媒体及历史文物策展等方式,阐述科举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进程。整理衣冠行拜师礼,经过层层考验选拔选出:秀才、举人、进士、状元等,体验科考之路的艰辛及金榜题名之喜。作为一个展示科考的场所,将继续深入挖掘研学产品应有的教育意蕴,把科考的精神内涵讲出来,真正让学生受到教育。
研学,并不是一场简单的说走就走的旅行。研学实践教育课程是一种学生学习的新形态,它的出现对课程改革提供了改进的视角和思路,也对教学的目标和观念进行了改进。所以,对于学生而言,实践经历是最好的学习,而研学旅行或将是学习之旅中最美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