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俗体验到文艺市集,从传统美食到网红小吃,从城区烟火到绿水青山……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人们旅游热情高涨,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迎来客流高峰,文旅市场呈现一片红火景象,8天假期全区共接待游客67.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亿元,接待游客为2022年的192.2%,旅游收入为2022年的286.4%。
2022年以来,偃师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突出“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和阐释文化内涵,做好文旅融合文章,努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文化为本 促进文旅共建共享
文化是偃师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偃师区全面实施文化强区战略,通过紧抓文化基础建设、广泛开展文化活动等,多管齐下,让偃师厚重的历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偃师区充分发挥场馆作用,依托张海艺术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阵地,紧扣春节、中秋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常态化组织书画创作、展览、少儿周末影视空间、小脚丫亲子课堂、声乐器乐培训、摄影沙龙等活动,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群众参与率、满意度,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偃师区持续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周月文化集会”、“快乐星期天”、“四季村晚”活动以及公共文化集中培训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做优节会市场,依托偃师圣贤文化,举办玄奘文化节、杜甫文化节等,依托南部山水资源,举办香炉峰红叶节、牛心山踏春文化节等,依托民俗文化,推动社火闹元宵、“偃之有礼”特色庙会、“许庄电音节”等多彩文化活动,推出更多优秀的“旅游+”活动项目,加快“出圈”、“涨粉”步伐。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牛朝霞 摄
以资源为纲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偃师历史文脉源远流长、圣贤名哲人才辈出、遗存遗址广泛众多、红色文化资源富集、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偃师立足丰富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文化+”“旅游+”“文旅+”的融合,在推进文旅融合上不断作出新探索。
2023年“超级黄金周”期间,偃师组织开展“体验北邙”“唐装演艺”“书香夏都”“村BA”等系列活动,将国风音乐、国潮舞蹈、体育竞技、民宿体验与现代电音有机结合。府店镇以香炉峰生态景区为依托,举办中秋赏月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
偃师文旅市场的火爆,得益于不断创新、进阶、深耕的厚积薄发。2023年以来,偃师区通过举办文旅“促消费”活动等方式,推出特色餐饮街区、老工业基地文创区、非遗产品直播、“时光隧道”AR\VR全息互动体验、高端民宿、特色农产品采摘以及电音节、玄奘文化节、牛心山文化周等多种方式、活动推介偃师文旅产品,同时,推出住房、家用汽车、大件家电等“优惠购”、“满购送”以及景区门票优惠等活动。丰富多彩的惠民活动,种类繁多的促销措施,诚意满满的“暖心”服务,让游客在这个“超级黄金周”有了更多出游动力。
研学活动受欢迎 牛朝霞 摄
以要素为翼 护航文旅高质量发展
文旅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要素的支撑保障。
偃师区成立文旅工作专班,加强顶层设计,高规格编制了《偃师区全域旅游规划》和《偃师区文旅文创融合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全区域统筹、全要素利用、全产业对接、全过程管理的要求,把自然生态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等充分挖掘出来,整合形成项目,以项目带动产业、以风口促进产业。强化规划引领和用地保障。科学规划文旅项目布局,保障重点项目的用地安排,对投资大、发展前景好的重点旅游项目,优先安排、落实土地计划指标。
与此同时,偃师区加大财政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健全区级文旅产业投融资平台,以资源、资产为纽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放大我区文化旅游产业基金,通过政策性金融支持、商业贷款、融资租赁等方式,运用资产资本的市场化运营手段建设文旅项目,提高市场化投融资能力。落实旅游消费促进政策。以落实《偃师区促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奖励办法》为抓手,促进社会各界投入文化旅游事业,促进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下一步,偃师区将不断提升全区文旅设施,完善配套服务,创新体制机制,实现从观光游向体验游转变,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偃师特色的新文旅发展之路,为“锚定千亿总目标,再创偃师新辉煌”、助力打造世界级的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核心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