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合花展俏迎春
时间:正月初一至十六
绿博园作为以园林景观绿化为主题的的生态园区,特色花展和生态科普是绿博园发展的立园之本。百合寓意百年好合,和和美美,是幸福团圆的象征。春节期间,绿博园4000平方米智能温室内将举办迎新春百合花展,索邦、蒙特祖玛、金色热情等近三十个品种,六万株的百合花,通过艺术造型、花廊、花柱等艺术形态展现给广大市民,让这个春节不仅有年味,更有“春意”。

中原葫芦艺术展
时间:正月初一至十六
葫芦同音“福禄”,代表长寿吉祥,藤蔓绵延、结子繁盛,它又被视为祈求子孙万代的吉祥物。本次展览为中原地区葫芦手艺传承人优秀作品,以“巧手绘方寸葫芦展乾坤”为主题,按葫芦类别分为烙画葫芦、绘画葫芦、雕刻葫芦、嵌丝葫芦、押花葫芦等,每个展区放有各个艺术家的作品,并配以作品简介以及“图说葫芦”制作工艺流程等系列展板,为游客呈现葫芦艺术的多元色彩。

洛阳刺绣艺术展
时间:正月初一至十六
洛绣是人类生活中的实用品,是一种反映古代中华劳动智慧和工艺审美的艺术品,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展览以“十指春风绣锦色千针万线洛绣情”为主题,以刺绣的工艺、文化为主线,展现刺绣在古今服饰、艺术品及日常生活用品中的独特艺术魅力。“雍容的牡丹、高洁的莲花、艳丽的石榴花、蝴蝶翩翩、喜鹊报喜、蝙蝠送福、鸳鸯戏水”等优秀作品深刻见证了洛绣第五代传承人高源老师三十年的寻艺历程。展出现场设置“绣衣展区、云肩绣裙、凤穿牡丹纹饰展区、枕顶门帘展区、鞋帽荷包展区、刺绣工艺和技法”六大功能区域,展品包括绣衣、云肩、绣裙、绣鞋、枕顶、绣帽、肚兜、摸额、荷包、挂件、绣片、缨络等;绣工精细,有齐针绣、打籽绣、平绣、堆岭绣、套针秀、辫子股针、滚针绣等;图案秀丽,从花草植物、动物人物到各种纹饰应有尽有,“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每一件绣品莫不揭示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追求。

豫陕面花艺术展
时间:正月初一至十六
花馍又称“面花”,是广泛流传在民间的一种民俗礼馍,既可观赏又可食用,具有较高的文化魅力与艺术价值。此次展出作品主要选材于“面花艺术之乡”合阳。合阳面花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造型生动夸张,色彩鲜艳夺目、民俗气息浓郁、制作精巧细腻的特点。此次展览特邀面花代表性传承人“秦东巧娘-李金贤”老师围绕“一方白面质朴实百番花样意无穷”创作主题作品,形式含括“贴花型、变体型、插花型、春节、结婚、贺寿、生子” 等类型,特别是春节主题作品生动表现了劳动人民对于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庭幸福美满的朴素愿望,增加了喜气洋洋过大年的气氛。展览分为“承载人生礼俗、记录岁时节令、表达民俗愿望、焕发时代新生、追寻春节记忆”五个板块,搭配“图说花馍”系列展板(制作工艺流程)为市民讲述花馍里的光阴故事。

中原手艺大会
时间:正月初一至十六
“手艺”不单是一门养家糊口的技能,也是艺人热忱执着的坚守,是我们难以泯灭的童年记忆,更是一个国家尊重传统的态度。此次活动以“一心、一艺、一生”为主题,聚集了30多种传统手工艺,如葫芦烙画、刺绣、剪纸、泥塑、陶瓷、糖雕、桃符、竹编、面塑、刀书画、鱼灯笼、布艺、花艺等,也融入了手作小食、创意年品、创新花艺等新生手艺。60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过展示和教学的方式,向市民展示中华民族优秀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呼吁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参与到优秀传统民俗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发扬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