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这个词近年在各行各业越来越被注重,文创与旅游相互催化,已经成为推动文创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陕州地坑院景区除了让游客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旅游乐趣外,还对文化内涵与文化体验不断提升,颇有特色的文创产品自然也少不了。
它们不但具有产品实用功能性,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宝贵精神和文化,能够带给人们生活的便利的同时,给予人们文化的认同归属感。
在地坑院民俗文化园9号院,就有有一位90后陶瓷手艺人——邓晓荣,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州石壕窑陶瓷烧制技艺的传承人,郑州科技大学毕业后,进修陶瓷学院,曾参加河南省文化厅举办的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班,其作品《陕州印象》被河南省轻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收藏,是个实至名归的陶瓷“守艺人”。
2016年,陕州地坑院景区开园,她便积极响应景区的非遗号召,带着陕州窑入驻在9号院,风雨无阻地坚守着宝贝陶瓷,现场教授游客,制陶体验感极佳,颇受好评。
陕州石壕窑遗址位于崤函古道石壕段的古陕州兴隆镇,即现在的三门峡陕州区观音堂镇石壕村。唐代诗圣杜甫安史之乱时路经此地,曾经写下了千古名篇《石壕吏》。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崤函古道石壕段”也在这里。
邓晓荣的曾祖父邓梦笔,生前为陕州石壕窑窑工,一生奉献于陶瓷实业,拥有过人的陶瓷烧制手艺,其烧制作品依靠丝绸之路远销国内外。祖父邓随让继承父亲邓梦笔的烧制手艺后就职于原陕县陶瓷厂进行日用陶瓷的烧制,邓晓荣从小耳濡目染,对这一项技艺十分有感情,从小便在心中种下了“陶瓷”的种子,直至现在一直不断地茁壮生长着,不断挖掘本土文化,将创意完美与作品融合,并立志要将陶瓷烧制非遗技艺传承下去。
没错,这才是90后该有的样子!最朴素的生活,最遥远的梦想。每个人都值得为梦想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