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出行资讯 >> 正文
法国驻华大使馆参赞点赞河南版权精品,“河南元素”闪耀版博会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3/11/27 来源:河南青年时报 点击次数:

       “这些文创产品都很棒,期待将来能有机会去河南,实地感受下中原文化。”11月23日,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简称版博会)首日,法国驻华大使馆知识产权参赞魏玉立(Julie Herve)在参观过河南展馆后,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对记者说道。

      当天,350㎡的河南展馆内,以“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为主线,“中国红”和“光明白”交相辉映,从甲骨文向篆、隶、楷、行、草等书体的演变,让观众在行走中感受中华文化发展的脉络。来自河南的百余件版权精品、近百种出版物和“华夏手造”特色项目组团亮相,开封汉服、洛阳剪纸、宋代点茶、南阳烙画等现场展演精彩纷呈,厚重又时尚的中原文化闪耀全场。

法国友人听淮阳泥泥狗神话传说入了迷

       “这是河南的吗?”走进河南展馆,看到“华夏手造”非遗项目传承人李炜东在制作掐丝珐琅彩脸谱画,魏玉立十分惊讶地问。

 

法国驻华大使馆知识产权参赞魏玉立 赵墨波 摄

       她来中国已有三年,是法国知识产权局的驻华代表,致力于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研究。在河南展馆,魏玉立参观了甲骨文文创、州桥遗址文创等特色版权作品,来到淮阳泥泥狗展位时,河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邵波为她讲述了泥泥狗背后的神话故事和独有的中华传统文化。

       “我们的这些创造不是源于生活,不是生活的经历,而是源于神话的想象。”邵波介绍说,伏羲是中华文明时代的始祖。伏羲氏变化的五色犬是守护地方部族的守护神,所以当地的老百姓就把这个五色犬当成了守护神,捏了泥塑,把它传承了下来。

       在向魏玉立讲述神话传说的同时,邵波还介绍了工作室的创新成果。“这个《犬灵》是我们的代表作,曾获得中宣部的山花奖,我们把陶瓷绘画、窑变釉和独特的色彩纹样装饰体系融合到一起进行创作,并进行了版权登记和知识产权保护。”邵波说。

      说起版权保护成果,邵波特别骄傲地说,近几年,我们在版权成果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并进行作品登记63项,去年获评“2022年度全国版权示范单位”。

       听过邵波的介绍,魏玉立连连感叹,“这些作品和故事特别有意思,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她还表示,今后有机会一定要去河南,实地去感受下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

       版博会首日,河南展馆凭实力出圈,多位参加2023国际版权论坛的外国嘉宾来到河南展馆,欣赏开封汉服、洛阳剪纸、温县太极拳等特色展演,在琳琅满目的版权精品中,体味别样的中国文化。其中一位嘉宾来自非洲马拉维,从事版权工作,看过河南展馆内丰富的展品后,连连夸赞“Very good”。另一位来自非洲布基纳法索的嘉宾,在中州古籍社的《山海经:中国神兽图鉴》元宇宙沉浸式体验区,戴上VR眼镜,进入虚拟的山海世界,体验过后,她赞叹道:“我看到了一条龙,还可以跟它互动,真是太惊叹了!”

 

外国友人接受采访 赵墨波 摄

华夏手造“宋代点茶”带观众玩儿穿越

      “欢迎来到北宋。”身着中式服装、头戴发簪的茶艺师海焕的这一句“致辞”,让人顿生穿越之感,不少观众纷纷驻足河南展馆,津津有味地欣赏宋代点茶。

      只见茶艺师将碾成细末的茶粉置入茶盏中,先注入少量沸水调膏,继之量茶注汤,边注边用茶筅击拂。行云流水的一连串动作后,茶盏里形成了一道道汤纹。

 

茶艺展示 赵墨波 摄

      “这种画面的对冲感非常强烈,咱们老祖宗的美学美感是非常强的。”海焕介绍,汤纹散去后,茶汤上面的画面却不会散,这就是老祖宗的智慧。

      听完茶艺师海焕的讲解后,来自海南的姑娘李华开始尝试动手点茶。“之前我看过《梦华录》,里面有点茶的镜头,看上去特别有意思。”李华说,这次有机会能体验一下,感觉特别棒。

       “点茶活动来源于宋代,按照当时龙团凤饼的尺寸进行复刻,通过12道工序的展示,为现代人呈现当时宋代人的生活状态。”郑州如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海燕说,宋代点茶也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将其引入华夏手造创意体验中心,把技艺复刻出来,对其做好版权保护,并进行二次、三次开发,比如做成面向中小学生的特色课程。

        在“华夏手造”项目展区,手工汴绣、《整花一连线》图书及成衣、根雕作品《麒麟》、叶雕《醒狮中国龙》、皮具包包《蒸汽时代》等版权作品引人注意。“这些作品都是来源于河南科技出版社的手工图书,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元素,同时在技法或设计上有所创新,并且进行了版权登记。”张海燕说。

 

汉服展示 赵墨波 摄

      据介绍,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以原创手工图书《整花一线连》为核心IP,录制了课程供全球爱好者学习,联合毛线企业开发了材料包,并接受成衣定制等。同时在新媒体平台上对图书、技法、材料包、成衣进行联合营销,实现了内容、版权、创意、交易的深度融合。

      “我们不断聚集学界、业界优质资源,成立行业协会,开发行业标准,逐步形成了一个手工行业的生态圈。通过组织手工创意设计大赛这些活动,我们还能发现并汇聚更多人才、创意和作品,使得大师库、作品库、资源库不断丰富和更新,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相互赋能。”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乔辉表示,这也正是“华夏手造”从传统图书出版到为手工全产业链提供知识服务的一个例证。

      据介绍,“华夏手造”项目以手工出版为突破口,通过版权赋能手工产业,把书香河南、设计河南、标准河南、技能河南贯通起来,形成一个完整闭环,旨在将“华夏手造”塑造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名品牌,探索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特色之路。

发表评论: 】 
(作者:魏文杰 弯文奎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