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出行资讯 >> 正文
河南禹州:“千年顺绣”焕发勃勃生机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2/12/27 来源:许昌学习平台 点击次数:

      钧都神垕的小窑匠和神彩儿、梅兰竹菊艺术匾额、传统扇子、各种戏服、婴幼儿的肚兜和虎头鞋……走进位于237省道(许洛公路)北的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顺绣刺绣有限公司展示中心,你会立即被展厅内五颜六色的刺绣工艺品所吸引。

顺绣制品 毛迎 摄

      “这些工艺品都是我们一针一线绣出来的。我最近刚刚完成了‘八十七神仙卷’这件长达6米的刺绣作品,由于人物比较多,姿态各异,绣起来很费工夫,这件作品我绣了两年多……”2022年12月21日,顺店刺绣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工艺美术师、许昌市工艺美术大师、禹州市顺绣刺绣有限公司负责人康传珍对记者说。

        54岁的康传珍大半生都在和刺绣打交道。当年,康传珍擅长女工的外婆为其取名“传珍”,意思是希望她把珍贵的刺绣手艺传下去。为了贴补家用,康传珍从6岁开始帮母亲干绣活儿。高中毕业后,她正式走上刺绣之路。

       顺店刺绣源于北宋时期,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北宋建都开封,汴绣非常兴盛,显赫一时。自那时起,顺店便有人拜师学艺,开始植桑养蚕、煮茧抽丝,用于刺绣。至明朝时期,顺店刺绣的工艺日臻成熟,仅顺店一带就有数十家丝货行、染坊,数百家机户、上千架织机、数千名织工和绣工。“绿丝红绸银飘带,如林绣女飞针忙”正是当时丝织刺绣产业兴盛的生动写照。

       至清康熙年间,沿许洛故道,刺绣作坊、店铺绵延两三公里。到乾隆年间,丝织刺绣业达到鼎盛,顺店一带西北部,70余家商号捐建了山西会馆,足见当时商旅往来之兴盛。其时,顺店的各种绣品已遍及全国各地。

       康传珍说,从现有的资料看,当时运用的针法很多,作品题材多样,山水、人物、花鸟、龙凤都有涉及,绣品上至官服官帽,下至手帕鞋帽,都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这些年来,康传珍在牢记前辈刺绣绣法的基础上,不断到各村各户走访刺绣老艺人,学习各种针法、技巧。通过自己常年工作实践和老艺人的传授,她把顺店刺绣针法总结为九大类43种针法。

        2009年,顺店刺绣技艺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11月,康传珍成立了禹州市顺绣刺绣有限公司,集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制作戏服、儿童服饰、家常日用绣品等。顺店刺绣这门老手艺,焕发出焕发出勃勃生机。

发表评论: 】 
(作者:许昌报业记者 毛迎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