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资讯 >> 正文
安阳:甲骨文开启数字化“回家路”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4/8/14 来源:安阳日报 点击次数:
        2024年8月6日下午,远在韩国首尔的河南省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团队传来好消息,在韩国淑明女子大学博物馆,该实验室主任刘永革带领团队成员成功完成海外第一批共计7片甲骨实物高保真数据采集。这意味着全球数字甲骨回归计划正式实施,甲骨文开启数字化“回家路”。

       该团队于8月5日飞赴韩国,一行五人将用7天时间前往韩国淑明女子大学、韩国首尔大学附属博物馆等学校、机构,运用微痕增强数字技术相关设备对甲骨实物进行高保真数据采集,并将相关数据带回安阳进一步保存、整理、研究。团队还将受邀前往韩国大邱庆北华侨华人联合会进行“甲骨文广播体操”培训指导,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总量约16万片,分别收藏于国内外博物馆、图书馆、科研院所、高校等至少181家机构。这些三千多年前的文物面临风化、破碎甚至丢失的困境,甲骨碎片的分散更成为甲骨文保护研究阐释的主要瓶颈之一。让所有的甲骨实物聚集殷墟、回归故乡是每一位甲骨文工作者的心声,是542万安阳人民的期盼,但却难以实现。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甲骨文数字化研究的深入,甲骨文“回家”迎来新机遇。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在三维扫描、高清拍摄方面进行了设备选型和技术研发,实现了微痕增强的全信息数据模型等技术突破,让全球数字甲骨回归故乡成为可能。

       “经过两年的准备,我们终于开启全球数字甲骨回归计划,这是我们海外采集甲骨数据的第一站,得到韩国方面的大力支持,非常顺利。”刘永革感慨万千地说,“全球甲骨数字回归是一次甲骨文的数字化保护之旅,一次推动甲骨学深入研究之旅,一次推进文明互鉴之旅,一次共创、共赢、共享、共益之旅。我们希望用5年到8年的时间,让全世界15个国家收藏的所有甲骨实物能够数字化回归殷墟,回归故乡安阳。”

      8月6日,曾提出“甲骨文回乡之愿倡议”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甲骨文研究专家宋镇豪给刘永革打电话祝贺:“终于等到这一天,2024年是甲骨文发现125周年,我们能够开启这一进程,让散布世界各地的甲骨文回归故乡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发表评论: 】 
(作者:张俊军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