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出行资讯 >> 正文
修武: 红色文旅赋能乡村振兴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23/8/21 来源:中国文化报 点击次数:

 

党员干部在中共修博武中心县委旧址重温入党誓词。受访单位供图

        河南省修武县位于太行山革命老区,近年来,立足自身红绿优势,坚持构建“龙头带动、集群发展、全域融合”发展格局,大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文旅新业态,不断巩固深化全域旅游格局,努力走出一条新时代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这里有被毛泽东同志称赞的“特别能战斗”的修武县焦作镇煤矿工人,有“河南省第一个由共产党人领导的县级抗日政权”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有“抗战建国”摩崖石刻,有协助“陈赓六破道清线”的道清抗日游击队……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修武县加强红色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截至目前,修武县列入省、市、县保护和修复的红色旧址达12处,精心打造河南省第一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中共修博武中心县委旧址、焦作市人民政府旧址、李雪三将军纪念馆、修武县烈士陵园等红色纪念地。同时,按照红色旅游分布,结合山水旅游、民宿体验、特色农产品等当地资源,发布红色旅游线路,推进红色旅游规模化。
         暑假期间,赴修武县党校叠彩洞精神党性教育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党员干部络绎不绝。叠彩洞是修陵公路云台山段19条公路隧道的综合名字,是由当时仅有200人的修武县一斗水村在时任村党支部书记郭麦旺同志带领下,从1966年开始,前后历经23年建设而成的,是修武人民“团结协作、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战天斗地”精神的生动写照。为了深度挖掘、传承、弘扬叠彩洞精神,修武建设了叠彩洞精神党性教育馆,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政治教育作用,推动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同时,围绕山区民宿,依托12处红色旅游资源和11条乡村旅游线路,修武县高标准打造黑岩村修博武中心县委旧址等一批红色教育教学基地,建设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通过线上专题直播、拍摄系列短视频、公众号报道历史故事和线下研学线路、组织学生公益讲解员等形式讲好修武革命故事,并开展进乡村、进景区等红色文化巡演宣传,将旅游体验和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增强宣传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今年3月,太行山片区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工作培训会在修武县召开。“这次会议是对修武县文旅工作的肯定和鼓励,更增强了修武文旅工作者继续扎实开展工作的动力。”修武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修武坚持顶层设计,强化政府引导,印发《修武县文旅兴县战略实施方案》等文件,成立由县领导挂帅的文旅融合发展领导小组,强力实施文旅品牌塑造、民宿集群培育、业态多元发展等“八大行动”,推出“纾困十条”惠企政策,强化宣传营销,着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开发一斗水、东岭后、双庙等传统村落,梳理11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动文化遗产传承和旅游业发展互促互进,其中大南坡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依托悠久的四大怀药历史优势,打造乡村旅游养生目的地,岸上村、大南坡村、金陵坡村入选首批省级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名单。
        武修县大力传承传统文化,积极打造有影响力的节会载体,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云台山汉服花朝节,推出七贤游园、醉梦修武等国风演艺,再现了魏晋“竹林七贤”休闲隐逸、抚琴作诗的场景,展现了独具特色的地域历史文化,增强了游客的沉浸感、互动感、体验感,实现了“文化”与“养心”的水乳交融。
        围绕农旅融合发展,修武县还发展休闲、采摘、观光农业项目,建成32家休闲观光农业园区。融合当地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建成民宿集群6个、精品民宿119家,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建成云台古镇、岸上小镇等一批文旅项目,持续对云台山、青龙峡等景区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

发表评论: 】 
(作者:张莹莹 责任编辑:言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