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少林寺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文化旅游资源也称得上独特而又丰富。嵩山少林寺有许多有名的代名词,例如是“禅宗祖庭”、“天下第一名刹”和“武术胜地”。嵩山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积淀中,这里逐步形成了以禅宗、武术、禅医以及建筑和饮食等多种特色的“少林文化”体系。

禅宗文化
祖庭,是指佛教开创各大宗派的祖师即初祖所居住、弘法布道的寺院。少林为禅宗祖庭。禅宗是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汉传佛教宗派多来自于印度,但唯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是由中国独立发展出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禅宗最具独特的性格。禅宗是个综合性学派,在思想上,主要属于大乘佛教如来藏学派,重视本性清净,但也受到中观学派的影响。但禅宗不重视本身宗义的系统性建立与阐述,强调个人的修为以及神秘经验,以开悟见性为修行重点。
世界佛教禅宗祖庭--中岳嵩山少林寺在河南省登封市境内,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圣山--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少林寺,因其座落于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释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达摩历时三年到达少林寺,首传禅宗,影响极大。因此,嵩山少林寺被世界佛教统称为"禅宗祖庭"。
